今天是我日更第79天
有一朋友,跟我聊天,说近几天,因工作上的事情,发了两次火,过后,有些自责,因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而一直有隐隐的不悦;还说,今天又遇不快事情,但没有发火,一直面带微笑地说话,所以一整天心情都非常好。
她说,一直没有这样比较过,突然今天悟到,不发火,控制坏情绪,能带来好心情。
我说,你说的太对了。因为你内心善良,哪怕是你占理,如果方式不对,言辞激烈,别人听后会不舒服,自己过后也会有些难过。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语速降下来,声音低下来,保持面部微笑,就会处理问题得当,减少急躁情绪,使恶劣情绪尽快平复。控制情绪是成熟的标志,朋友在比较中悟到,太不简单了。
时时提醒自己,说话急躁只能让别人不快,让自己不快,没有任何意义。
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要学会用“温暖的话语”待人,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一句轻声细语柔和的话,能给人安慰和舒心,使人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即便处于无理时也会更加自责起来;而一句不合时宜的犀利的言辞,尤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会感到阵阵的寒冷,即便有理,对方也会因为你的咄咄逼人而减轻许多自责。
就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样,话语的温暖给予和东西的给予,是一样的道理。高尔基曾说过: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美好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有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所以,触类旁通,生气时恶劣情绪的输出就是一种索取,而温暖的话语就是一种给予。
我也偶有情绪不好,或对他人要求严格,达不到要求,恨铁不成钢时的言辞激烈;或对那些做事没有底线的人,数落声讨时的声嘶力竭,过后,亦觉不妥,但已收不回来,也有后悔。任何事情的处理,要看效果和结果,不怒自威的效果要好于“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生气。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温暖,在于给予快乐,这样,付出和给予的同时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