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
茉莉老师,早上好,在阅读绘本中,我有个疑问,就是在跟十岁左右的孩子讲故事情节特别简单的绘本时,如何不说教又能读的好?比如狐狸的神仙这本书,我们俩真是读的很干巴,画面简单,情节简单,干巴巴的看完了,也没有什么共鸣和想说的,感觉自己读的很失败[捂脸]
【茉莉老师解答】:
刚才也有很多朋友聊过了她们实践中的方法,我试着从我的角度跟你分享一下我对大一些孩子的绘本阅读的理解。
11岁的孩子看书,看的是内涵,是情感共鸣,是与书中内涵共鸣后,与伙伴的真诚交流。
《狐狸的神仙》这个故事是在讲,当我们很爱一样东西,却不小心遗失,最后终于找到,却发现还有一些小生命也如此珍爱他,甚至视为神仙赐给他们的。
这个时候是留给他们还是要回来?
如果看到这个问题,1000个人,可能就有1000个想法了。
如果放到奇葩说,可能会诞生非常精彩的讨论过程。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大宝怎么看?就可以聊聊看了
这份讨论无好无坏,无对无错。
成全这些小狐狸,满足他们对神仙美好祝愿的想象也很好。拿回自己的东西,也非常合情合理。
9岁之后的孩子开始在世界上遇到更多这种说不上对,也说不上错,开始遇见更多人生视角,更多人生可能性。
他们心里其实是迷茫的,但口中又是说不出来的。
有了绘本这样一个类似寓言的讨论引子,于是孩子可以把自己心里困扰的部分说出来。
比如,这个东西我真的很喜欢,一个也不想分享。
可是弟弟很想要。
大宝又想做好哥哥,又想保留好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矛盾心理一定也有过吧[爱心]
给还是不给呢?
对还是不对呢?
这样的亲子间的讨论变成了一种成长的支持。
我们不光可以用绘本做引子,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做亲子间讨论的引子
我记得我小时候主要是和爸爸妈妈讨论电视剧,还珠格格啊,渴望啊,来认识爸爸妈妈怎么想,长大的世界到底什么样的[偷笑]
所以只是说绘本比较精炼,十几页的图画,不花多少时间,直接看到一个可讨论的内涵,引出一个高质量的亲子交流时光。
也对其他朋友说,以上,仅是与比较成熟一点的大孩子,是这样的阅读方向,并不适用于小一些的孩子。
他们的思维、思辨都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们的世界也是二元对立,必须非黑即白[偷笑]
所以就会有其他主题的绘本以及其他读法,不要看了回去跟自己家小宝宝这么读哦,这么思辨着讨论小宝宝就晕了[偷笑]
不知道我这么表述是不是能帮助到你[憨笑]?非常赞叹你积极探索、思考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