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都会经过中国传媒大学,很多学广播电视的本科生心里都有一个到这里继续深造的梦。
八通线的周末,人流量比工作日小很多。从一号线换乘之后,听到了两个女生的对话。
“从这过去只有4站,很快就到了。”
“你知道在哪个出口出去吗?我查查地图。”
“突然好期待,希望它很漂亮,但不能太漂亮,不然没考上的话会难过死”
“不会的,我们可是要在那生活三年的好嘛”
接下来是两个人的一阵哄笑。
我随着声音看了过去,两个女生一高一矮,中等身材,不平整的眉毛暴露了主人对它的疏于打理,其中有一个的脸上零星地分布着几颗红红的痘痘。
她们脸上的神情我不算陌生,偶尔笃定,时常无措,永远形色匆匆,像是要按照严格的时令来进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庄稼人,勤勤恳恳,一边说服自己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边又对很多外在的因素感到无力和惊恐。
2.
去年,几个室友还有男朋友都在考研,我在实习。每天6点下班,将近7点回到宿舍的时候,里面都是漆黑一片,到了十点附近,大伙才陆陆续续地回来。
彼此很少说话,不多的交流也是围绕考研来进行的,专业课复习得怎么样?政治背到哪儿了,模拟考试的政治选择题一般会错几个?英语作文模板背了多少篇?有没有最新的资料……
男朋友考的是北京的一所理工院校,当时他问如果考上了,问我愿不愿意一起去北京,我说我不太喜欢北京,他说好吧,每次这个问题都会到这里画上一个囫囵的句号。
我给不了明确答案,他也不追着问。
那个时候,每天早上要起很早去图书馆占座,他会像预报员一样告诉我天气,下雨了带伞或者风很大穿厚点。
中午和下午饭点的时候,会跟我说去哪个食堂吃了什么菜,每次聊天我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害怕会耽误他学习时间。
晚上等图书馆关门了,他到我宿舍楼下呆一会,或者我让他提前帮我在他隔壁占个座,他刷高数或者做英语试卷,我就在旁边看闲书。
12月25最后一门,我请了假没去上班,在考场下面等他。那天下了雨,和我一样打着伞在等人的不少,知道有人在等的人,出了门就开始东张西望,定位成功之后,就扑向了对方的怀抱。
我们也拥抱了很长时间,,我说终于结束了,他说是的啊。然后我们去吃了西餐看了电影,过了圣诞节。
至今都觉得那么场景很美,宣告着结束,也预示了开始。只有那一个时刻,是真的不在乎结果的。
3.
室友ABC,考的是同一所学校。C性格一直很酷,大学四年都是独来独往,没有跟AB一起搭伙,因为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也很少去图书馆。
买了一个布帘将自己的小床围得严严实实,只有在宿舍没开灯的情况下才能看到从里面隐约透出来的台灯的光。
经常我下班回来打开灯,她突然饭掀开布帘上厕所跟我说“回来啦”会把我吓一跳。她是一个对健身和美妆很有研究的人,备考的那几个月很少出门,自然也很少化妆。
偶尔背不下去的时候,就下床铺好瑜伽垫,跳一个小时的insanity。
用的手机是一个只能打电话当闹钟的老古董,实在有事要上微信或者qq的时候就用我手机上几分钟。说是怕控制不住自己刷微博看b站等等。
AB是比较能嗨的两人,考研期间没在宿舍住,结成了研友,大部分时间泡在图书馆,只能在特殊的节日才敢放纵自己出去逛街喝奶茶。
那段时间为数不多的乐趣是,因为她两常驻在图书馆的同一层同一个座位,经常能被春心泛滥又怂的男生拍到照片放在我们学校的一个暗恋官博上,跪求联系方式。
D考的是外省一所我们专业很厉害的学校。怕冷,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背着书包,拿着一个灌热水的那种热水袋去图书馆门前排队。
10点多回来,跟研友们语音交流一下复习情况之后,开始和妈妈视频。大部分聊天内容是妈妈问她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她回答说最近复习很紧,等考完了回去好好陪她。
4.
进入大三之后,班上同学就开始讨论考研这个话题了,偶尔上课的时候会有同学拿一本考研的单词本在记;
大三上学期过完的那个暑假,进入备考模式,大家开始往图书馆抱书占座;
过完十一之后,明显感觉到那根弦绷紧了很多,在图书馆也不敢轻易刷手机或者东张西望了;
11月宿舍熄灯之后,学校一切有稍亮灯光的地方,都零零星星地站着有人在背书。
……
很多人都说考研就是二次高考,但我这个事外人都能感觉得到考研比高考难很多。高考能感觉得到有老师和很多的同学在跟自己一起使劲,但考研大多数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儿,没有人给你做参考或者对比,自己努力与否只能自己去衡量,可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
最终,男朋友笔试成绩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直接放弃了复试,他一直安慰我说这样也好,不至于以后两个人的路越走越远,但我很长时间都处在付出了没有得到回报的失落感之中。
A笔试没过,B高分通过笔试,复试意外被刷,知道最终结果的时候,她两在校后门的烧烤摊喝得烂醉。
A今年边工作边继续备战,B则选择了直接放弃,和我一起来了北京,来了时候,当时考研的书都寄了过来。偶尔爸妈打电话过来,让她有时间看会书,随时准备二战,二老并不知道,她已经偷偷把考研的书都寄给A了。
C意一如既让地酷,笔试当天她还在宿舍,我问她怎么没去考试,她回我说,肯定没戏,直接二战吧。今年在校内的教师公寓租了一个小小的单间二次备战。
11月份的一次聊天之中,得知最近在找工作了,那时候都已经过了报名的现场确认时间了。心里错愕的同时,本想劝导几句,最终还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结果最好的应该是D了,如愿去了南方那所学校,以后到了冬天应该再也不愁睡不暖和了。
5.
闺蜜F复试的时候,导师问她:这20多年的人生里有没有拼尽全力去干过一件事儿。她的回答是:有,就是考研,然后那个爱哭鬼竟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自己备考的各种不容易。
最终她在笔试排名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不知道是不是跟她的真性情有关。
时间真的很快,距离这些事儿都已经一年了。去年这个时候。慌慌张张的人都已经开始并适应和新的生活环境。
很多在读研的同学纷纷说只有知道自己考上的那瞬间是开心的,入学后每天都在为科研和论文头疼;在上班的经常吐槽自己的工作,前一晚可能在为工作上的事儿痛哭流涕,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在地铁上思考怎么能把手头的事儿干得更好。
很多事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它的意义在哪里,但认真地坚持下去后,就不想去纠结这个本就没有意义的问题了。
无论是选择还是被选择,都希望大家事过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