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上巴都那香喷喷的腊肉,馋得人直流口水。上巴都是卓尼县东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村里人祖祖辈辈都擅长腊肉的制作与烹饪。
腊肉的制作是在屠宰时完成的,将烫干净的猪肉剁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浇一层料酒和酱油,接着均匀得撒些食盐、白糖、味精、花椒、葱花等佐料,然后穿上绳子挂在烟能薰得着的地方即可。有些则简单涂抹盐巴后进行熏制。
过年免不了要吃肉喝酒,而香喷喷的腊肉便是家家户户用来招待亲戚的一道最好的佳肴。过年时,每个村子都有会师(佛事活动),家里要来很多客人的,好客的主人便将风干的腊肉剁成小块,洗干净,放入锅中用温火来焖,不用加任何佐料,当锅里的水滚起来的时候,整个院子都飘溢着香喷喷的腊肉味儿。
在上巴都,由于冬季蔬菜匮乏,这儿的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很少炒菜,而是端一盆香喷喷的腊肉。当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时,主人便将煮好的整条腊肉猪腿端来,旁边放些佐料,然后将割肉的小刀递于客人,随便割着吃。
上巴都的腊肉不是一道简单的美味。千百年来,它已成为一种“地标”文化深深扎根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是当地婚俗“三看”文化之一,即看房子、看粮柜、看腊肉。它就像股票分时走势图一样既反映着男方家境的殷实,也反映着女子的俊美。谁家要娶媳妇,这三关非过不可。媒婆先看房屋木材用料及新旧程度、然后看粮柜中的粮食,如果前面两项都不错,则看端上炕的腊肉了。如果端给媒婆一盆一拃厚的腊肉,则表明这家家境殷实,人畜口粮宽裕。如果腊肉又瘦又薄,则表明家境困难,至少是舍不得喂猪的吝啬鬼。而那些俏女子往往嫁给新房、粮多、腊肉厚的人家,千百年来如股票走势一样,有律可循,从无改变。
优质腊肉色泽鲜嫩,香气扑鼻,口感极佳,尽管口角油沫欲滴,但一点儿也不觉得腻。过年了,别忘了来上巴都吃一盆那香喷喷的腊肉。
后志良,藏名后·道吉尔甲,1985年生与偏远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柏林乡上巴都村,先后供职于迭部公路段、甘南公路总段,2009年起曾任公路总段宣传教育科副科长,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现任甘南公路局玛曲公路段书记。先后在《飞天》、《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星星诗刊》、《小小说》等期刊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小说《阳坡村的爱情》、散文《母亲的手》、《阿妈的背篓》、长篇诗歌《高原公路人》等多次获奖。近两年来撰写了短篇短篇小说《拉毛的梦》、《窗花》、《瓜王明》、《那片草原》、《狼毒花》等,散文作品《色难》、《上巴都的腊肉》、《山路弯弯》、《走进茂县》、《玉树救灾的七天七夜》以及大量的散文诗,深得网友喜爱。擅长乡土文学及纪实,文风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