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将相、政要精英、文人史家推崇和必读的经典。《资治通鉴熊逸版》开篇便说,《资治通鉴》是一处精神原乡,每一代中国人都必须回到这里。
虽一直对这部经典心向往之,但对于像我这种普通的读者来说,通读《资治通鉴》的门槛着实不低;以前自己启卷了几次,便辍读了几次。
对个人而言,《资治通鉴》“难读”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书中写同一个人,他的人名有时候是氏、有时候是姓、有时候是字、有时候是名、有时候是职称、有时候是称谓、有时候是地名,这些命名方式还常常自由组合……本来是个“老熟人“,叫法一变,秒成路人。
比如人物背景,他是庶是嫡,是贵族出身还是一般士子,他祖上干了什么,如何传承继位,和各国大人物人头熟不熟、关系如何,最大的政敌和好友等等。所谓“位置一变,心态就变”,不搞清楚人物背景信息,很难读到书中真味。
比如“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大渊献”太岁纪年法种种的冷知识;还有随时在变的版图、难辨真伪的传言。
司马光强调“分莫大于名”;写法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很多鼎鼎大名的帝王将相的一生不过寥寥数行,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常就几笔带过,有的部分则干脆删除不录。司马光对于史料如何取舍;对事件和人物描述的方式;一个人物是“薨”、是“卒”、是“死”; 哪些是信史,哪些是司马温公夹带的私货;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陈述句背后巨大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不具备相应学养和见微知著的眼光,非常容易让重要的信息滑过去,从而理不出头绪,读不到精髓,如入宝山空手而回。
好在,熊逸拎着“分解”这部书的“七把刀”走来了。个人对熊逸熟悉又陌生,熟悉是之前读过他写的《周易江湖》、《孟子趣说》;知道他的作品还有《春秋大义》、《治大国》、《逍遥游》、《坛经》等一系列国学著作;有中西代表哲人悉数登场的《正义从哪里来》;还有关于文学和艺术的作品《最美唐诗》、《少有人看见的美》。说陌生是因其人异常低调,被称作“思想隐士”。
一个人旁征博引、知识盈然若此,令人很好奇他是谁,他是怎么读书的。据见过熊逸的人形容,他是个干净、潇洒的中年男子,不但读书读得好,音乐素养也很高、琴棋书画都懂;在读书写书方面是个不断提高自己的标准,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人。有评论说得好,熊逸是隐士,那就通过书交流吧。
本辑讲的是从周慎靓王元年至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10年),战国中期到秦二世胡亥登场这段历史。在秦国一扫六合的过程中看四大名将“起翦颇牧”、战国四公子等等悉数登场,看战国顶级人物的起起落落;看“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众口铄金”等等成语,以及“杜邮剑”、“攘鸡”、“黄金台”等一系列文化语码的产生,再看后世文人不同角度的引用和潜台词;看“白马非马”公孙龙和阴阳五行大师邹衍没吵起来的架。跟着作者的思路跳进跳出,体会到了曾国藩形容《资治通鉴》“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不仅讲事实、讲道理,还讲操作,讲权变)的原因;看到了很多以前没看到的东西。
比如赵武灵王,他的前半生简直是个男频爽文男主角,推行胡服骑射、娶梦中神女,开疆扩土,灭中山国,北驱胡人;想南下咸阳,亲自考察秦国地形,化身赵国使者去见秦昭襄王,事后秦昭襄王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赵国使者身材魁伟、气度恢弘,派人去追问,才搞清使者身份,秦人乃大惊。
但赵武灵王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不走寻常路是柄双刃剑,时而一代雄主,时而拍脑门做决策。壮年因宠爱传位少子赵何,自己则跑去前线打仗,造成主少国疑的局面;晚年自己又心疼长子赵章,滋长了其野心。赵武灵王给赵何配备的帮手肥义忠心有余,但其能力不能与时俱进、匹配时局,最终爆发了沙丘之变。更奇怪的是,以赵武灵王的武功和威望,他并未介入两子的斗争,反被平叛的军队困死在自己的行宫,只能捕鸟为食、最后被活活饿死。如此英武的一个人物,如此下场,让人唏嘘。
后世文人对于赵武灵王评价根据各自立场,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赵武灵王的死是“沙丘辱”,因为他主张胡服骑射是“用夏变夷”,破坏了老规矩。而特殊时期主张改良的梁启超则说赵武灵王是“黄帝之后的第一人“。很多时候,历史还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辑书中提到,普通人读历史跟历史学家读历史不一样,历史学家更关注“事实“,去伪存真。而普通人不妨大而化之,不用太计较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而是应该通过海量阅读,从历史案例中,去领悟一些可以成为宝贵经验的“道理”。
《资治通鉴》是席盛宴,不过再好的菜,也得先吃到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