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渐退,暮色四合,关于1900,就像聚散的晚霞,视线所及是火红,触手可及是灼热。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也自愧弗如,败兴而归。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仅限于海上,1900从不愿踏上陆地,直到他爱上一个女人。
他这一生,第一次想要下船。
普通人也许会为爱痴狂,勇敢迈出那一步,实现爱情美满,可1900,选择了生于海上,绝于海上。
他的进一步究竟是海阔天空,还是万劫不复?
对于我们,大地是根、是归宿,可对于以船为家的人来说,将漂泊猛然安定下来,同样是背井离乡离开庇护所一样地充满未知和恐惧。
我喜欢这个电影里所有听故事的人最后表现出的静默,和不必多言的震撼。
1900是个孤儿,抚养他的丹尼,是个社会底层的人,也许他没钱没势,但他会捧腹大笑,会教1900识字,他真诚善良,死前留给1900的依旧是他的周围人都能听见的笑声。
很多人说 1900 是个孤独的钢琴师。
我觉得,他不是孤独。
是单纯,是多年来在海上成长从未接触过俗世红尘的不谙世事。丹尼给他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很多言论他甚至在成年后依然深信不疑。
即便,那可能是个笑话。
众人惊异于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可他却对那些陆地上的人所认知的成功途径一无所知。
“采访是什么?”
“巡演是什么?”
所以,我想如果有人说他孤独。他可能会问,孤独是什么?
他像个孩子。
身处四方天地,长不过船头,短不过船尾,灵魂却在遨游。
他拥有自己勾勒的世界轮廓,惊才绝艳的钢琴天赋,他弹琴,他幻想,他没有技巧,他总是对那 88个琴键,那无限组合的音符投入极深的感情。
影片里,有一段让我特别难过。
1900用船内部的机械随机连线外界的人。他说,你不认识我,但我们可以聊聊天吗?
他只是,太渴望。对外面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他渴望了解,却不敢触碰。
人们不会错过他的演奏。抽烟、喂奶、洗澡……这些,都不会让船上的人们错过他的演奏。
那是天籁,是一种洗礼。
战争期间,是一曲安魂。
他弹琴,从不在意场合,从来我行我素,但又对周遭的人有着极深的善意。
和杰理的钢琴斗,是全片高潮。
所有人都在意这场决斗的输赢,他却只想借此学到新东西。
他淡泊名利,因为不知道那是什么。
他为杰理的演奏流泪,他毫不吝啬他的赞美,他像海一样纯净而蔚蓝。
1900拥有无与伦比的洞察力。
“三十年来,他对世界冷眼旁观,却得其精髓。”
他生命里唯一一次为她而作的曲子,终是没有送出去。
他目送她远去,满目人海,汹涌澎湃。
他这一生第一次想要下船。
他站在舷梯上,眼神空濛,他看着眼前的城市,就像最后一次抚摸世界的棱角。
我想起,他决定下船前,迈克斯描绘他上岸后的景象,他会功成名就,有幸福的家庭,儿女绕膝。
他的眼神专注而真诚。仿若身在梦中。
而他的选择,像是个胆小鬼。
所有人都夸他是天才,但却不敢面对未知事物,他恐惧没有边际的世界,也恐惧无力踏下陆地时的自己。
结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若是 1900 真的下船了,无论声名大噪还是泯然于众,都是烂尾。
最后,他对着他的知己,这一生从头到尾剩下的朋友说“告诉我尽头在哪?”
迈克斯一直沉默的听他说,那段长的似乎没有结尾的话,听到眼泛泪光,直到泣不成声。
他知道,他救不了他。
“陆地对我来说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长,香水太浓。”
“迈克斯,我不下船了。”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就是野兽。
有些天才,注定是要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