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怼爆文:致我们无处安放的焦虑

作为80后集体影像中的鲜明代表,韩寒这一次又双叒叕的出镜了一把。

起因不过是他怼了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网红爆文,指其“不仅是贩卖焦虑,更是制造恐慌”,罕见的赢来了大批吃瓜路们举双手双脚支持。

原文标题中提到的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指的就是最近“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的新闻,其中的创始人胡玮炜还是一名80后。


1

就按1989年来算,80后这一代最小的也即将迈入30岁大关,成家立业,最为焦虑的时刻自然而然的来了。

实事求是的讲,从毕业的第一天开始,我们每个人之间的差距就已经在无形中拉开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许就决定了你今后的起始薪资,发展方向,升职前景……

工作五六年后,你面对的可能已经是同龄人,不,甚至是小一辈的人当上了你的主管来领导你了。


就算不和别人比,只跟10年前的自己比,也没有人是不焦虑的。

10年前的我们是这样的:满脸的胶原蛋白,睡眠5分钟活力1整天的超强续航体力,掉发再多却依然茂密的秀发……

10年后的我们呢?

不保养就不能看的皮肤,上下班路上的昏昏欲睡,日渐后移的发际线,熬个夜就像去了半条命……

焦虑吗?

不仅是80后,90后、00后迟早有一天都会面对这样的事实。


这是一个伤心的话题,无人可以全身而退,通通身中数枪。


2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如此焦虑?

套现15亿的胡玮炜在36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同班的同学已经买上了车子、房子,和自己同龄的家伙无贷一身轻、天南海北任遨游……

仔细想想,被拉开的距离无疑意味着自己比别人过得狼狈,很大可能是穷,且忙,且一事无成,总之自尊受损,颜面无存。不能自挂东南枝,也恨不得立刻买张彩票,刮出一个亿。

当今社会日渐喧嚣的“唯财富论”似乎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体面,只能靠金钱来维持。


有钱可以为所欲为吗?

可以。


但要是为了“为所欲为”而追逐金钱,则是本末倒置。就如同,年轻时抛弃健康和感情去追逐金钱,老了之后又用赚来的金钱买取健康和感情,不是蠢是什么?

要知道,焦虑面前,人人平等。哪怕你钱再多,找不到内心的平静,依然会“焦虑至死”。


3

金钱造就了本世纪最大的焦虑难题,但问题的根源却不在金钱。

当外在环境和内心需求达不到平衡,人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


我“想要”用Lamer的面霜,涂Dior的口红,背CHANEL的包包;但现实是我只用得起大宝SOD蜜和美宝莲的口红……

我“想要”戴着劳力士的手表,开着法拉利去看NBA的球赛;但现实是我坐在电视机前,抬头看着钟表等待直播开始……

“想要的”和“已拥有”之间的不平衡,似乎也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人们内心的无所适从和急功近利。


其实,解决焦虑很好办,要么降低内在需求水平,要么努力提高外在条件。

你想要CHANEL的包包,劳力士的手表,可是没有钱,要么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找兼职,去投资,去挣钱;要么告诉自己再一般的包和表,同样也能装东西、看时间,说不定还比大牌装的更多,用的更久。

不管有多焦虑,饭总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


4

有这么一个男孩子,接连被两个姑娘拒绝,问其原因,第一个姑娘说:“我觉得你看起来花心。”

第二个姑娘说:“我觉得你长得很一般。”

男孩儿想了想,对第一个姑娘说:“你说得对!”


有些看官就如同这个被拒的男孩儿,看完了爆文作者和韩寒的观点,总算在其中一个“姑娘”身上得到了肯定自我的答案,于是心安理得起来。

这种心安理得不细思已是极恐,一细思更是要命。


一焦虑就全盘否定自我,固然没有好处,但无视焦虑,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同样毫无意义。

如果感到焦虑,重新鼓起拼搏的勇气,谋定而后动,未尝不是好事;如果感到焦虑,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最终选择忠于现状,也活的清醒而真实。

最忌讳的就是辨不清自我,认不清人生的方向。


焦虑就像盐,没有它淡而无味,放多了便苦涩。恰到好处,才能酿出一盘人生佳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