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帝的隐语》开始,一直很喜欢周晓枫的文字。她被称为文学奖项的“收割机”,曾相继获得冯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等奖项。
2006年年底,周晓枫担任张艺谋的文学策划,立下个人戒律:文字坚决保持独立性和个人判断,绝不做张艺谋的附庸。
作为张艺谋导演的文学策划,周晓枫担任了电影《三枪》《山楂树》《金陵十三钗》《归来》的文学策划。
今晚,读到周晓枫关于写作的一些文字,觉得写得非常棒,颇受启发。摘录如下:
东西每次用都是损耗,词语每次用都是积攒。收集的越多,表达的自由度越大,就像财富越多越享有财务自由一样——你可以因此有更多的支配、更多的尝试、更多的创新,你可以经得起更多的浪费乃至更多的失败……许多才华纵横的伟大作家都像守财奴一样看护着每个灵感的分币!
一直写。这个世界的“巧”,多是靠“笨”来获得的。有人的才华花团锦簇、一望即知,有人的才华像块茎深埋、难以判定。
有人一出手,你就知道他是天才;有的天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在持续地挖掘中开采出自己的矿源。
所以,每一天,尽最大可能去写,不要给自己省力气;只要省了力气,你就无法碰触自己的边界——碰壁,哪怕头破血流。
没有崂山道士的咒力帮你穿墙而过,只有撞破南墙才不必回头,因为你的前方有血肉开掘出的更远的路。这就是坚持的意义。
电灯泡在最初的实验阶段,只是半秒钟亮一下,经过爱迪生数千次的实验,后来把整个世界持续照亮……
一直走,你脚下的路,将被内心的光源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