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怎样进行合作学习》(85)
合作学习与思维导图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协同式学习。合作学习的特点是:一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二是表现为同伴之间的合作协同、互助;三是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四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体现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三是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四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可视化的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它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可以应用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管理、会议等,主要意义是:一是成倍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二是激发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三是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能够达成众多目标。
根据合作学习与思维导图各自的分工和特征,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将二者完美结合就是学习上的“天仙配”。合作学习解决了 怎样学习的问题,也就是学习方式问题;思维导图解决了如何组织思维活动的问题。任何一项合作任务都可以用思维图式来表达,既可以体现个人思维品质,又可以展示小组合作思维的成果。合作学习中的许多开放性问题,如果用思维图式来表达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质量,培养思维品质,反过来又能促进合作学习形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