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我们做教育,做教师的本身目的不是让学生刻意记住。但有些事与物,即使我们不让他们记住,也会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今天听到金庸小时候在龙山小学的五年级班主任陈未冬老师,是被金庸记住的唯一一位老师。那时,金庸常写错别字,陈老师就搬出《辞海》让金庸看,金庸对这些事的记忆最深。陈老师对金庸说:牢记错误是进步的重要妙诀。由于他作文写的好,陈老师对他的作文经常是细细细圈点,认真批改。
金庸还记得,陈老师有一本黑色封面的备忘录,经常在上面写随想,有时也给金庸看,让金庸跟他一起遍班级刊物《喔喔啼》。
虽然,金庸后来和陈老师彼此失去了联系,但他一直记得陈老师。也可以说,陈老师是他文学上的启蒙老师。
回忆起自己的母校,你想到的是什么?以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而闻名的学者夏志清回忆过他在苏州小学的时光,念念不忘的竟是长在校园中那几枝夹竹桃。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教育,每个人在校园里度过的那些时光,在与书本对晤之外,实在需要与自然与草木有更多对晤的机会,一片鸟语花香的山林,几只小小的夹竹桃,都可以在不经意间滋润心灵,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想,这就是教育。
它可以是一位对学生有温度的教师,可以是学校一枝春来秋落的夹竹桃花……
它,可能游离于书本之外,却烙记于心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