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
我叫小七,从小品学兼优,小学是学校的大队长,中学是文艺骨干,然后顺利考上了省内最好的大学。我父母是中学老师,我从小到大一直是乖乖女,是他们的骄傲,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大学选择了金融专业,在大二时找了研究生学长阿明当男朋友,他身家清白,积极上进。快大学毕业了,我准备去省会银行工作。
我叫小安,小时候是个不服管的孩子,经常被老师拎出来批评。上学时我觉得教室太闷,经常出来走走,后来发现了好玩的去处,经常去和一群搞音乐的孩子玩——我爸妈离婚了,我爸不管我,我妈觉得我高兴就好。我没上高中,去北漂了,混了些年虽然辛苦,但也算是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一角。
我们两个是很好的朋友,其实我们讨论过:如果我们的父母调换一下,我们的人生轨迹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
有人把我的爸妈叫做“直升机父母”,因为他们其实一直盘旋在我的头顶上,监督我批评我,用更高的标准要求我,我觉得我不应该让他们失望——即使他们没有直接要求我找什么样的男友和工作,我想我的选择他们会满意的。
-- 小七
我不知道我妈会被叫做“溺爱型”还是“放纵型”的家长,我知道她爱我所以我从小她就告诉我:“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提出去北京她虽然担心,也说“好”,她给我她未享受过的自由,即使后来我了解到,自由也是有代价的。
--小安
如果让你在这两种管教方式里选一种,你会选哪个?。。。或者,哪种都不选?作为父母,真的了解自己是怎样管教孩子的吗?
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书中,从“严厉性”和“娇纵型”的两端出发,提出的“正面管教”的概念,即:我们怎样能够不惩罚,不娇纵地教养孩子。
简尼尔森是美国心理专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而她同时也是7个孩子的母亲,目前已有十几个孙子辈,是名副其实的既理论强大又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的理论的专业人员,也帮助了千千万万的家长和专业教育工作者,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终身受益的生活和社会技能。
“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先驱阿德勒以及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尼尔森从大学中接触到阿德勒法,并感受到这种方法运用在儿童教养上的积极效果,她的职业生涯专注于分享这个理念与应用,创建了专门的培训项目给饱受教养方法困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究竟“正面管教”有什么秘密呢?其实,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一个原则:以尊重和合作为基础,当我们把和善和坚定融为一体,作为我们教养的出发点,我们就能够影响孩子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各种生活能力。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成理解——分析——解决几个层次来谈论一下,到底怎样“正面管教”。
你能听懂孩子在说什么吗?
你会倾听吗?
听懂一个孩子,或许比听懂一个成人还要困难。孩子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够完整——而且他未必运用的是语言。一个孩子打了人,他被称为行为不当,我们都批评了他的行为。他没有说话,但或许他的潜意识说的是:“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
这就是阿德勒的理论中,孩子所有看上去的行为方式的终极目标——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的行为错了,或许是因为他们对所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对于如何达到这个目的的想法是错误。
尼尔森在书中总结了孩子四种带有错误目标的行为方式:
●寻求过度关注
●寻求权力
●报复
●自暴自弃
在孩子在寻求过度关注或者权力的过程中,他们觉得这对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有效,而“报复”则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过的这两种感觉的情形下应该得到的补偿。或者,他们也可能会完全放弃对两者的追求,因为认为自己不够好不能够获得这些
针对每一种情形,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都是识别孩子这些“愤怒和沮丧”背后到底是因为哪一种错误目的,然后再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式。
举个例子,小安放学以后在外面漫无目的闲逛了很久,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回家,她知道回去后妈妈会抱怨她让自己担心的,但是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们揭示这个目的的话,这是个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我要证明你在乎我。
在女儿归来的那一刻,或许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和述说我真的很需要你的语言,比起激烈的训斥,爱与关怀会先让孩子感受到她所需要的归属感,然后在讨论正确的获取方式。
怎样”赢得”而不是“赢过”孩子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是天然的权力拥有方——一旦别的方法不奏效,立时见效的“强力镇压”往往就出场了。
但就像之前所说,孩子会用他们自己隐秘的方式来“寻求权力”,一旦发现情形进入了“权力斗争”的氛围,家长会觉得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从而开始使用更极端的手段“赢回”权力——比如用羞辱的语气和惩罚。更糟糕的是,有的父母还觉得这种语言和行为上的“刺激”方式能够激发孩子某种廉耻心,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此,尼尔森发出一句有力的质问: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我们的目的不是“打败”孩子,而是把他们“赢”到我们这一边,这和其他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到底怎样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呢?尼尔森推荐了以下几个步骤: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什么是能够“赢得”孩子的根本?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当冲突发生时,首先一定要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探知和了解——这并不意味着你认可孩子“应该”这么想或者这样感觉,只需要让孩子知道你“懂”他/她心里的感觉。在“共情”发生之后,我们同样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建议和评判,告诉他们规则和标准,批评不当的行为。如果之前的联结进行的顺利,或许孩子还能够听取你的感受,并且调动自己的力量,一起解决问题。
比起“外在的控制”,我们更应该培养的是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无法长期作用下去,因为这种“认可”的主体行为方仍然是大人而不是孩子——孩子需要要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开始担负这份责任。
尼尔森以下面的标准总结的怎样可以让管教达成长期的效果:
调整关注点,真正“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问题”出在哪?有时候答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直观——很可能是因为大脑的结构。孩子的“理性”大脑要到20多岁的时候才能发育成熟,在此之前,当你感觉他/她情绪失控时,多半是“爬行动物脑”占据了主动权。(更多“脑知识”请参考孩子“情绪”可不是控制那么简单——教你“融会贯通”的全脑教养方式)
在这种时刻,尼尔森提倡的是一种积极的“暂停”。
所谓积极的“暂停”,并不是把孩子“晾在一边”。我们用“暂停”这个词,其实是要给孩子一段情绪平复的时间——可以是听一会儿音乐,也可以是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面放松一下,而不是一个具有惩罚意味的代名词。之所以称它为“积极”,是因为我们叫“暂停”的目标,是为了在孩子的理性大脑通过“暂停”之后接通,然后和我们一起回来专注于解决问题——让孩子感觉你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在惩治他。
了解“冷静期”的价值和作用,不仅仅在解决单一事件时有效,它还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生活技能——让孩子了解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技能。当我们的大脑不再集中于“战”或“逃”的应激反应,而是回到问题本身来时,我们才开始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关注于问题的解决”与“关注于惩罚”甚至“关注逻辑后果”相比,是非常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举个例子,老师让同学们做头脑风暴想一想应该怎样解决两名同学迟到的问题,大家一开始的讨论结果都是怎样“惩罚”他们以期望同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本着一起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那么我们的清单内容可以完全不同,比如:设立各种各样的提醒机制,“帮助”两位同学不再迟到。
这就是调整了“关注点”之后的结果,尼尔森把它总结为解决问题的“3R1H”
●相关(Related)
●尊重(Respectful)
●合理(Reasonable)
●有帮助(Helpful)
可以想象,当如上的两套不同的方案应用的迟到的同学身上时,达到的效果也会可以预见的不同。如果让迟到的同学自己做选择,他们也会选择接受大家的帮助——这不仅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行为不当,也会在感受到尊重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不要低估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从他们的脑子里能够浮现出最具创意的解决方案——而且正如你猜测的那样,比起冷冰冰的“守则”,孩子们更愿意遵循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你们想使孩子像你们自己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前提: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角度,尼尔森用的是”生活态度取向”作为量度,即:你在生活中选择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以此为基础,我们会有基本的生活态度取向(当归属感和价值感受到威胁时采取的行为),以及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有安全感时采取的通常行为),而基本的取向类型即为下面的四种方式:
可以预见的是,你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其实和你所采取的教养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当你和你的配偶关于教育发生争吵时,很有可能也是你们的取向造成了这种分歧。比如,孩子要不要严格遵循上床睡觉的时间,一个控制型的家长往往会对此很难以通融,甚至会用羞辱和批评的方式迫使孩子遵守这个规则,而另一个安逸型的家长则很不赞成这样做,认为这是在无故制造家里的紧张气氛。再比如,爸爸自己是个力争优秀型的人,他会把自己“争当第一”的理念灌输给孩子并希望它能给孩子同等的激励水平,妈妈作为取悦型则希望孩子合群并和老师处好关系,并不一定要“打败”什么人。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并不是坏事,任何一种生活态度取向的家长,其实都可以教会孩子不同方面的生活技能。安逸型的家长,能让孩子看到生活值得享受的一面,而控制型的家长则可以加强孩子在组织和领导力,以及遵守规则方面的体会,取悦型的家长可能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高手,而力争优秀型的家长则更可能成为孩子的“role model”。
但是,以任何一种生活态度取向为基础教育孩子,都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孩子本身的生活态度取向和接受程度,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从每个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必然会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但他们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道路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而非是完成父母赋予的某种使命。我们希望孩子“像”我们,但应当更希望他们“像”他们自己。
到底什么才是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带给他们的财富?
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孩子未来所必需的“七项重要感知力和技能”:
我们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能力并具备良好品格的人,学会怎样在社会上生活,并且做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