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绝对是一本好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书中陈述的观点,可以说字字珠玑。我向我身边好几位朋友推荐过此书,因为我觉得:1、做生意的朋友可以通过此书了解一款产品或者服务,流行起来背后的原理,这里面大部分涉及到认识心理学方面知识。 2、即使不是做生意的朋友,在生活中你也一定是个消费者,作为消费者也应该读这本书,因为,看完此书你会搞明白很多商家的鬼把戏,而不会轻易的被商家“影响”,从而做出更理性的消费行为。不了解书中的原理,甚至被商家有意识的“影响”了可能自己还不自知,可能还会觉得这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呀,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们的很多消费行为都是被商家有意识“左右”的结果。
说起我自己与这本书的缘分,那是一个偶然,是因为我在网上意外的发现罗永浩同学也推荐过这本书,要知道像他那样人,先不说他有多大学问,最起码他是一个很爱惜羽毛,又是个战士,现在又创业做锤子手机。这几个因素摆在一起考虑,我觉得应该买来看一看。买之前我还到豆瓣网上去看了这本书的评分,结果评分不算高7.6分。但是罗永浩推荐对我的诱惑很大,最终还是决定买来读一读。书还没读到一半就发现这是一本好书,其中书中讲的很多道理和观点我深以为然。今天又重读了一下,试着罗列书中关键点,以后再看这篇文章就可以get到书中精华了,所以这篇文章还有读书笔记的属性。哈哈哈哈.... 闲话少叙,下面上干货。
《引爆点》讲到:
一、流行的最核心特征是:突然的全面爆发。(只有一件事情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人们才认为它具备了流行的特点)
二、制造流行是有规律的。应该符合以下三原则:
a、附着力法则 有指数级增长的能力,如果想让一件事情能够流行,一定需要想办法让这件事能够“自传播”。 可视的,具象的信息更容易传播。
b、个别人物法则 传播的时候,有三种人是特别重要的。分别是:内行、联络员、推销员。以我们经营的零食为例:
1、 零食应该找资深吃货(资深吃货可以理解为内行)。
2、 产品价值的发现者,更为重要。只有找到传播的人脉节点才可以进一步传播。(人脉节点可以理解为联络员)
3、 还有一部分人很爱分享的人,喜欢把自己好的感受体验推荐给身边的人。(爱分享的人这些人可以理解为推销员)
c、环境威力法则 心理学家已经用实验证明了,人们的行为大部分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传播行为也一样。
如果想让人们感觉一个东西好,要遵循认知心理学的法则,通道原则。意识是说,一个人或事在小于150人的圈子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应该多建立这样的小圈子,通过一个个忠诚的小圈子再去往外扩散。
“别妄想了,泛泛的读一本好书,你以为能够准确的掌握其中知识点?” 这个题目其实是在说我自己,最近总是觉得自己看了不少好书,但是最终收获好像也没像网络大牛推荐书的时候,讲那样影响巨大,更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收获不如预期大,可我还是比较相信大牛们的推荐的,尤其罗振宇的推荐。我也深深的觉得他们推荐的书都是好书。
那问题出在哪呢?
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所有问题从别人身上找只会让自己越找越气愤,往往还没办法改变。从自己身上找的话,就不一样了,每当我遇到问题从自身出发开始找问题的症结的时候,往往都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往往也都可以想办法解决,总之,从自身找问题,可操作,可执行,可改变。
这次重读《引爆点》就是典型的一例,这次重读让我对书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一次梳理和加深,加深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有价值的知识影响我的生意决策和消费行为。
我听过一个经典类比:
知识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能够看得更清楚。
知识也一样,学习知识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学了知识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的更明白,选择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
我想这本书里知识就是给我提供了一副眼镜。最起码面对纷繁热闹的商业世界更淡定了,也更敢于做决定了。
最后还要重申一下本文的观点:好书,不要泛泛读。要精读,要经常重读。前提它得是一本好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