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那句“为人子女者,不懂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懂医为不慈。”所触动,加上全家亚健康状态,我在2017年5月,开启了漫漫的中医求学自救之路,这一路,仿佛走了很久,但好像还要走更久。趁现下心神渐稳,把这段时间经历的拿出来分享,希望能帮助到那些和我走在同样路上的朋友们,也想告诉那些想要了解中医,想通过中医来治疗身体的人,找准方向,不要歪,我不知道中医是不是伪科学,可我在中医里找到了真理。
心路历程
看山是山
我是看着懒兔子的漫画,入的中医门,一发入魂。罗大伦的出现,让我陷入一种看到症状就用药的怪圈。补中益气丸、三七粉、八珍糕、加味逍遥丸、益母丸、温胆汤、三豆饮、乌梅白糖汤、焦三仙、滋阴茶、艾草、紫苏、淡豆豉。。。只有没看到的,没有看到不买来试试的。
信心满满,自以为看见了中医,自认为看懂了中医,“只要对症的,就能治疗”,这便是我看到的中医。
看山不是山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自以为是,买单。
阿卿9月入园一周后,出现点小状况,食欲不佳,有些腹泻,舌红太少,便从稀到泡沫。给喂了蒙脱石散,第二日低烧,不出汗,食欲不佳,无便,小便黄。想着只要发汗即可,煮了艾叶水,给他泡澡,3分钟,阿卿忽然眼睛发直,叫不应,牙关紧闭。抱出散热,拍背,吐后,神智恢复,高烧39℃。送医,镇定,通便,验血,配药。返家,高烧两日,烧退,无碍。
从惊慌,到后怕,到无法言说的懊悔。我经历了一件这辈子都不想再回想的事件,原因只是我的自以为是和愚蠢。多么痛的领悟!
大错有二:阿卿一开始是营卫不和,湿热在内,腹泻不过是排毒的一种反应,不辩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想要把腹泻止住,无异乎阻碍了身体自发排异的路径,其为一;有内热,津液少,理应散热养阴,却用发汗手法,等于给快开的水加了把火,身体像个被堵住所有出口的闷罐子,其为二;身体既不能排毒,又被干烧着,才导致了那可怕的一幕,也就是惊厥。
这次生病一开始并没有那么严重,排泄干净后及时补充液体,良好休息,身体自然恢复不无可能。但因为我的无知和愚蠢,胡治瞎治,才导致如此严重的情况。
我既不会辩寒热,也不能分表里,这算哪门子学中医。
不在细微处辩证,不在宏观上把握整体症状就进行治疗就是在耍流氓。
中医是什么?像雾像雨又像风~
看山还是山
我惴惴不安,犹疑不前。再也不敢胡乱的使用中药,哪怕中成药,我开始明白,药有药性也有毒性,病有病机也有病位。中医,是有的放矢,找到目的,才能用药。如果只想把表面的现象解决,从而忽略根本的原因,就好像对着有发臭垃圾的房间喷洒消毒水和香水一样,垃圾还在里面,只会更臭更多病菌。
中医治病,要透过现象找到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从原因入手,在根本上治疗。正如面对垃圾应该做的是:打开门,把垃圾扫出去扔掉。这就是中医,这才是正道。
中医难吗?不难,找到病因,解决病因。中医简单吗?不简单,它是活的,它是千变万化的,它是具有灵性的,是需要有慧去悟的。哪怕一切都用量化学会,哪怕一切都是对的,用量呢?匹配呢?病情变化后的用药变化呢?中医,太耗神。
中医,还是那个中医。只不过我开始心存敬畏,学无止境。
风起华林,公子世无双
这个世界,太多人不信中医,认为这是种安慰剂,吃不好也吃不死。
这个世道,利益为重,金钱至上,好中医难觅,有医德的好中医,更难。
这个圈子,中医派别众多,学院派,火神派,扶阳派,经方派。。。这是个迷宫,而真相就在里面。
现在看病,看西医,西医开西药的同时,再给开点中成药;看中医,中医要么就中成药,要么就补药。西医从不问诊,排队2小时,开药2分钟;中医很少问诊,稍问两句,轻描淡写的把脉,你还想说些什么,他药已经开好了。有名的西医和大名在外的中医,没几个月的努力,别想挂上号。老百姓要自救,要么自学,要么微商。xxx治百病充斥在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听一遍不信,听100遍,可能就成为脑残粉了。西医的病名越来越多,中医的偏方越来越畅销,我们在幻象里迷失,离真理咫尺天涯。
我陷在阿卿如果再发烧该怎么办的惊慌里时,有个人,缓缓出现,告诉我,护理好,不会再惊厥,一瞬间赶走我心里的彷徨。仿佛武打小说里的绝世高人,翩然而至,淡定自若。却在危难关头,救你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些人生而有翼,自带光芒,让人不自觉的想要追随。梅姐姐是一个,这位也是。他不是别人,他是经典经方派许家栋大师的弟子,医生谢华林。(在这里,必须隆重感谢小迷妹,是她每天的碎碎念,让这个素未谋面的医生扎根在我想要学医的心里以及空间极大的右脑里,让我,还有很多人,能够静下来,不再惶恐,不得不表白下,小迷妹,爱你么么哒)
任何人都能去学中医,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会中医并正确使用,谢医生,是天生的医者,他不仅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出诊无数,医术高超,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真正的医人之心,他的医德高于他的医术。
他骨子里爱中医,把每个病人当正事来办,他不曾停歇,但他就是有本事让所有问诊者感受到安稳不慌乱。周一到周五接诊,周末接诊,生病接诊,就连大过年他都在接诊。问他可有打扰,他只是淡淡一句,无妨,有病当治。他不仅是治病,他更医心,他以信念入药,他用真心医人。
他命属中医,不清高不自大,不愤青也不急躁。他稳的像个老者,又坦诚的像个孩子。遇到没法医的就直说不能医,遇到不接受中医的完全理解且不生气。他谦逊自省,看病自信稳当。
阿卿幼儿园后快成了病秧子,且每次病变化的比较迅速,常常刚发现就要往下阶段发展,家里没人理解我焦躁害怕的心情,除了谢医生,他成了稳定军心的将军,任何时候问他问题,都能及时回复,开药也很稳,基本阿卿几服药下去,就能恢复正常。家人也从不理解我到渐渐跟着我一起找谢医生看病。
他说,孩子脾胃娇弱,要先养好,才能慢慢补上去。
他说,大部分人不适合艾灸,任何都要辩证。胡乱使用改变身体真实情况,不好。
他说,不要随便乱补。
他说,医不叩门,要有慧,要看缘。
他不是别人,他是医生谢华林,他心里有山水眼里有星河。
写在最后
我不迷信中医,也不抗拒抵制西医,只是可能中医的逻辑思维更让我信服,西医的过度医疗让我害怕。我更希望,中医间不存在门派相轻,中西医没有明争暗斗,中医是我国的瑰宝,我们在遗失民族的路上还要走多远?
迷妹问我,还学的下去吗?认怂吗?我认啊,我的确不够智慧,可我喜欢啊,我想,我们这一代开始,能慢慢看见中医,让那些美好的东西,永远是我们的。
我跟迷妹说,我要写谢医生,迷妹说不要感性夸奖要用理性逻辑写,抱歉,可能我又要让你失望了。
风起华林,公子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