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客
最早知道陆小曼,是在琼瑶的小说里,好像是《月朦胧鸟朦胧》,提到了《爱眉小札》。那些爱意满满的诗句让年轻的我们看得心动不已。那时才知道了徐志摩、陆小曼。
不知在哪里,看过一封陆小曼写给友人的信,写到没有钱了,想买一打丝手绢而不可得,婆家对其很冷淡,没有生活费。那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什么样的恶公婆,儿子逝去,苛待儿媳,简直太不是东西了。那时我还不知道,在徐志摩的生活里,还曾经有一个前妻张幼仪。不知道陆小曼与徐家的恩恩怨怨。不知道很多人的人生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酿造。
关于林徽因、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文章太多了,连书都有若干部了。说什么呢?
传说陆小曼对于林徽因,她的情敌,是有一丝自卑的,因为她没有去过国外留学,见识到广阔的西方世界。
其实她根本不必自卑。如果说在民国的女神评选中,能够和林徽因一较高低的,也就是她陆小曼了。
比出身:陆小曼,父亲陆定,民国赋税局局长,母亲吴曼华知书达理,画得一手很好的工笔画;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美貌:两人都不是那种艳压群芳的张扬的容貌,都是很精致以气质取胜的娇艳容颜。
比才华:陆小曼:北京圣心学堂,精通英文、法文。长于绘画;
林徽因:留学美国,毕业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
比名声:陆小曼:时称“南唐北陆”,胡适口中“北京城不得不见的一道风景”;林徽因,是学界女神。
比丈夫:陆小曼:第一任丈夫王庚,少将。第二任丈夫徐志摩,著名诗人。
林徽因:丈夫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
在二十多岁,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这个时候,陆小曼在各个方面都是和林徽因并驾齐驱的,家世、美貌、聪慧、才华、名声、丈夫、朋友,哪一个方面拿出来,都是毫不逊色的。
但是人生的最后结局呢?
林徽因:事业上,无论在文学还是在建筑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曾参与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 生活上,和梁思成一生挚爱。
陆小曼,人人都知道的,因她的奢侈无度,导致徐志摩奔波于北平、上海之间,最后飞机失事。从青年到中年到晚年,活在凄凉和愧疚之中。
年轻时,我们真的是很自信,以为自己无比坚强,可以面对人生的雨雪风霜。以为痛苦只是丰富人生的调味品。直到年纪大了,才知道上天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慷慨,失去的爱情一去不返,失去的爱人永不回头。
为什么相似的人生开端,最后却是迥异的结果?
一个收获了众人的崇拜和尊敬,直到今日,依然是所有女人事业和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模板;另一个却成为所有人的引以为戒 。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过如此吧,当自己的对手活成了一曲传奇,自己却成为教训的代名词。
人生的开始,我们不能选择。人生的结局,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林、陆二人表面的相似,不能掩饰内里的截然不同。
林徽因,做事的女人。陆小曼,作的女人。
做事的人,也会风花雪月,呼朋引伴,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首诗。但当她做起事来,风餐露宿,不畏艰苦,柔和的外表下是一颗刚强的汉子心。
林徽因这一生,并不像一般人看到的那样轻松完美,写写诗,做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和各位学界大咖们暧昧一把,那只是后人的随意揣测。如果在她的头上只加一个头衔的话,不是女神,不是诗人,而是建筑师。她是一个做学严谨、认真的建筑师。
作的人呢,既要生活上的奢侈,也要感情上的炽烈,情诗般的浪漫,时时的照拂。这样的高要求,世上没有哪个男人能够达到。
徐志摩已经很努力了,写作,教课,兼职,就这样也不能令陆小曼满意。
当林徽因正奔波在偏僻的乡间,搜集着中国古建筑的信息时,陆小曼正在上海的舞厅里轻歌曼舞。当林徽因在清华教导学生时,陆小曼正在吸着鸦片吞云吐雾。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这是自立与寄生的差距。
这是有着明确人生目标和只知享乐不问明天的差距。
这是做事和作的差距。
林徽因和梁思成,中国建筑界的神雕侠侣。其实,徐志摩和陆小曼,也是可以成为这样事业上相互提携、感情上相互理解的灵魂伴侣。一个作诗,一个作画,精神契合,清风明月,神仙伴侣。可是没有,完美从来只属于极少数人。看上去水到渠成的完美,是无数个你看不到的努力的日日夜夜所造就。
胡适在评价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时也说,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频繁的安逸,牺牲了坚挺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而终于免不了残酷的失败。
大概徐志摩也没有预料到,人生不但有美,有诗,有爱,还有入不敷出,有夫妻的大打出手。美梦破灭之后,是无奈和迷茫。
看过很多写徐志摩、陆小曼的文章,这两句印象格外深刻。
“就在王庚对妻子疏于照顾的时候,一代诗人徐志摩把陆小曼照顾到了床上去了。”
“徐志摩与王庚犯了同样的毛病,就是:不可把妻子交给最好的朋友来管理。”
我真是呵呵了。
疏于照顾,谈到照顾,我们往往指的是对孩子、老人、病人,你一个成年人,身体健康,精神正常,自己难道不能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
你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要被别人来管理?
这就是陆小曼最大的问题之所在:她不想长大,不想承受作为成年人的负担。小的时候,父母宠爱。长大了,换了丈夫接手,由丈夫来负责自己的物质的富足,精神的愉悦,自由的社交,人生的幸福。至于她自己,只负责貌美如花、撒娇、花钱就可以了。看来公主病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最近在看《巨婴国》,很多成年人,真的是成人的躯壳,孩子的头脑。陆小曼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吗?一个美丽的巨婴。
婴儿,自然只能由别人照顾。婴儿,自然只能把自己交给命运主宰。
有人说,陆小曼玩弄男人,所以没有好结果。
她不是玩弄男人,她是在玩弄生活。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不再鲜衣怒马,活跃于交际场,她闭门不出,将徐志摩的文稿整理出书。
内疚来的太迟,内疚再深也于事无补。
因为不懂,所以无畏。
她不懂,人生不是一场永不散场的舞会。
她不懂,人生有规则,任性有边界。
她不懂,有些东西失去了,再多的泪水也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