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让生命活的更精彩,那也要让生命活下去,因为活着也是一种胜利。
头几天听邻居再说,隔壁小区一个12岁的小女孩跳楼自杀了。但是一听这个年纪就心疼不已,这么好的年少岁月,怎么就轻易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即惋惜又难过,惋惜的是她才12岁,难过的是她再也无法体验生命的各种形式,她选择结束了。
我在想她的爸爸妈妈得有多么的伤心啊,长辈们,同学们,老师们得多么的难过。可无论怎么悲痛,也无法挽回这个花一样年纪的女孩;
据说,她平时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只有奶奶在陪伴她读书生活,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两口人,而事发当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后,女孩奶奶觉得她很磨蹭,头发没梳,脸没洗,之前的作业也没写完,书桌上的书没有收拾好;也是女孩奶奶就开始一顿输出,唠叨小女孩,“怎么不把作业本收捡好?,早上起来怎能还不梳头发洗脸,要迟到啦?每次都不写好作业,你怎么就这么懒?说多少遍了,早上起来要先干这个在干那个,你怎么就那么不听话,我可不想管你了,让人冒火……”诸如这一些抱怨和唠叨,而女孩也许是听到这样的唠叨很心烦,于是搬起一把椅子走到窗台,毫不犹豫就跳下去了,结束了她12年的年华…
此刻,一个孩子选择从楼上跳下去,那得有多么大的对生活的不满呀,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成长,长期在她奶奶的抱怨唠叨环境下成长,她的心灵深处也许有很多的伤痕吧,父母没有在身边陪伴,本身就是一种伤了,那种无助,缺爱的体验,是长在心里的,每一次的唠叨无异于是在伤口上在撒一把盐。
作为家长,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心智是否成熟?而不是孩子一做错事就开始唠叨,抱怨,把自身的情绪绑架到孩子身上,孩子不过还是孩子,他们的世界无非是想多一些大人的关心,看见,理解与支持,别说是小孩子啦,就算是大人也会很需要家人的看见,认可,理解与支持。至于学习这件事,不是孩子这辈子非读书不可的,不是说读书不重要了,是在生命面前,这些都微不足道。
真心呼吁,我们不要再等到失去生命的那一刻,才开始重视孩子的心智,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源于家庭给的营养,而不是孩子只是会听话,不听话就骂就大,那些心灵脆弱的小孩子本身也是因为缺爱,所以他们很敏感,一遇到挫折,就会经受不住。
生命是最宝贵的,爱护它的前提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多给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陪伴,少一些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