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报告

2019年,是自我升级换代的新元年。升级换代,要先从思维系统开始,思维更新只有大量阅读坚持学习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读书”(而不是像之前一样漫无目的、收获甚微地看书),先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试图从方法论上做好准备。

带着这样的目的,此次翻开《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的状态和心境和以往完全不同,因为知道了读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再加上这本书本身就是在指导人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以及怎样进行真正有效的阅读,所以整个阅读过程我都是很积极投入的。虽然这是一本实用性的指导书,内容思辨说理性强,有些地方的例证,因为自己背景知识的匮乏,也难以深入理解(比如讲到自己从未读过的一些西方经典著作的特点的时候),并且译文也不是很流畅,句式结构都还残存着英语句式结构的特点(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淘宝店里买到了盗版书?),读的过程比较辛苦,但是我还是一路很迫切地想要把它读完,想要知道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一本书”。

阅读过程回顾

回顾整个阅读过程,从1月22日开始,到2月14日,除去2月1号至9号外出旅行暂停之外,大约看了十五天左右,每天多则两小时,少则半小时,正文部分全部看完。附录大致翻阅了一下。粗略估计总共耗时30小时(看来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所以我的阅读速度估算是1小时10页左右。满满一页是28行,每行大约30字,如此,每页大约840字,每分钟140字左右。这个速度是很慢的。原因在于:1.阅读技能微弱,太久没有认真严肃地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了。所以阅读速度会慢下来。自己能感觉到,一开始的读书状态是比较差的,注意力集中时长较短,经常看着看着书,眼睛从字上扫过去了,但是脑子还没有跟上运转呢。这种状况到了后期有了明显的改善。自己熟悉了话题,也熟悉了读书的状态。

2.这次读确实是一个字一个字认真读过去的,有些不太理解的地方还倒回去读好几遍。这也导致速度较慢。

3.译文不流畅,磕磕绊绊。真希望能有机会读一读原著。

4.每次阅读都是到了晚上,身体其实已经很疲惫了,虽然坚持着读下去,虽然读书的时候没有打瞌睡,反而会很精神,但是身体的疲劳还是会影响到大脑的反应,总之不是读书的最佳状态。

主动阅读的核心

正如本书所提倡的,在读完一本实用性的书之后,如果你认同这本书的观点,那么,作为读者,你就有义务去按照书上的规则去实践,去改变自己,抛弃旧有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行为规则,按照书中所告诉你的去做。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说明你还不够被说服。如果你声明自己被说服但是依然拒绝去改变,那么这个声明就要被质疑了。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必须承认,自己完全被作者说服和打动,理智上得到了极大地启发,情感上受到强烈的感召,因此,我决定,在这篇读书报告中,按照书中所要求的规则来“重新”读一遍这本书。这里的“重读”不是像第一次那样重头再来一字一句地阅读了,而是带着学到的规则和问题去重新翻阅。

首先就是要回答关于一本书的四个主要的问题。这是主动阅读的核心。

一、这本书到底在谈论什么?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书名其实已经很扼要地把这本书所要谈论的中心议题交代出来了。实际上,这本书就是在围绕着“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三个关键词来展开,可以这样解析:第一个关键词:“如何”,how, 指向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所应采用的方法步骤,以及这些方法步骤背后的元认知策略。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做什么事情的书,一定能够或多或少地在相关议题上给出我们一些实际的技巧策略。第二个关键词:“阅读”。这是这本书谈论核心活动,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根据目的分为获取资讯的阅读、为了娱乐的阅读、提高理解力的阅读;根据阅读程度的深浅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其中,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最为艰深,只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之后才能获得理解力的增长。第三个关键词是“一本书”。这里对“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把书进行了大致地分类——虚构类和论说类,论说类又可以区分成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同时用了整本书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分类谈论了实用性的书、想象文学作品、故事戏剧与诗歌、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等不同类型的读物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阅读规则。

二、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论点的?

首先作者把阅读所要涉及的各个要素都一一进行了分析说明。读者和他所面对的书本,以及作者所采用的的媒介——语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自我要求的”读者?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书又有什么样的特质?借以传递作者思想的“语言文字”有什么样的特质?(至少不是那么清晰可靠)。要经过哪些追寻才能达到相应的阅读层次?

其次,结构清晰,框架明确。无论是整本书的论述,还是单个章节的论述,都是很有条理的。最多的篇幅用于探讨最艰深的问题。

最后,凝练的规则辅以大量的详实的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在重要论述告一段落的时候,还会有提炼总结的提纲,这些都让我感觉到作者的逻辑感很强,措辞都很谨慎很严密。并且在他的论述过程中,他肯定也数次站在读者的角度,尽可能地把这本书安排得明了一点,增强可读性。

三、这本书说的是否有道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这个话题是比较好奇的,因为似乎感觉这个话题不需要多长的篇幅就可以完成,而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本三百多页的书,所以就很想知道,这本书里到底能写些什么东西。读完之后,才真的发现“阅读”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先前那种“这个话题有啥可说的?”的无知消失了,读了这本书之后,发觉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太多太多。或许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向着“知道自己不知道”迈进了一步。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目前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首先,从情感角度出发,我对作者是有很高程度的信任的。这样的信任也是随着读完这本书而产生的。因为我认为,能写出这样一本阅读指导手册类的人,一定是一个大量阅读的认真实践者(否则他怎么会对种种书籍都有很详细地论述呢?)也一定是一个习惯于深度思考的人,更是一个勤于反思总结的人,这样一个人的思考成果,一定是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的。实际上,我在阅读过程中,除了阅读技巧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点拨之外,还看到了书中处处闪烁着的真知灼见和作者关于种种延展到阅读之外的智慧之光(这些内容待会儿会详细谈到。)

其次,作者的论述方式也是很有逻辑和层次的。关于阅读,我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读者,甚至,在读完整本书之后,羞愧地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大多数时候还是处在“基础阅读”的阶段,但是,作者提到的很多规则要求,在我极为有限的阅读经验中,得到了印证,还有很多的规则,经他说明,我发觉也是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这些规则不是常见的类似于“你要专心致志”或是“你要读得快一点”之类的于事无补的空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马上就可以用操作的规则。比如,怎样通过寻到关键信息构建一本书的框架,从而透视一本书,怎样使用工具书,如何不带情绪摒弃偏见地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等等。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觉得遗憾,很遗憾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也无法做出更有意义地评价。这也是我该努力的方向。我想这本书我还会回来再看,因为这是超出我能力一点的书,我不至于完全不理解,但是理解的深度还不够。如果作者和读者之间,就像高手过招一样,必须是旗鼓相当才会碰撞出精彩的话,那么显然现在的我还不够资格。这本书对我的指导意义应该会持续。这样的缺憾,只有不断努力来补。

四、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指引我们,寻找一本书对于我们的独特意义。在我之前的每一次的读书计划都半途而废的时候,我就有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关于阅读动机的问题,必须要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才可能积极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地把一本书啃下去,尤其是艰涩枯燥的书,更需要强大的动机才能进行下去。因为一本书一旦问世,它就是一种普遍存在了,而只有不同个体去阅读它,它才会有属于不同人的特殊意义。现在我认为,这种“功利心”是在翻开一本书之前必须要有的,否则,就是在违背人贪图舒适的天性而痛苦挣扎,最终很有可能是无疾而终。

对现阶段的我来说,正如一开始所说的,阅读这本书,是想在方法论上为自己做好准备,有一种类似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考虑。读完之后,我收获很大,翻开这本书之前的心理预设完全得到了满足,但是,我也明白,这只是第一步,这本书真正的收获,应该是在后续地不断阅读中去持续实践才行。

智慧之光

这本书除了手把手地教会读者进行真正深入地阅读之外,还处处闪烁着作者延展到阅读之外的真知灼见和智慧之光。有些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观念,有些是只言片语,但是都能带给我观念的刷新和冲击,引发思考,引导实践。在这里谈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不是原文摘录,而是自己的理解。就像作者所说的,让作者和读者在寻求共通的词义的过程中不期而遇,从而达成关于书本内容的一种共识。希望我们之间可以达成一些共识,如果能是深度共识,那最好不过了。

1.关于思考:

先哲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惜,太多人的生活就是“不假思索的”。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资讯太多,噪音太嘈杂,没有可以思考的空间。就像打开一个网页,就会弹出来无数的广告页面一样,总是有太多的东西扰乱我们的思考。看上去我们了解的资讯很丰富,但是我们的大脑就像复读机一样,只是简单地播放存在自己脑海里的东西而已。此外,还有一部分被精心包装过的信息,不对等的信息,以及一些人,并不希望我们可以思考,因此想方设法地阻止我们的思考,这些都让我们难以真正做自己大脑的主人。你以为你在思考,而实际上你是被塑造成这样的想法。You thought you were thinking, actually you were made to think what they want you to think.我们的行为和决定,小到简单的购物消费,大到如何过这一生之类的哲学追问,似乎都是自主做出来的,有的似乎还经过了不少考量,殊不知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钳制和塑造。比如钻石营销,百度之死,购物网站、小视频网站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断地推送给你你会感兴趣的东西,是你在主动选择?还是你无意识地点击任何送到你眼前的东西?你看到的新闻,是真相吗?仔细想想真的有点不寒而栗。要警惕这个时代对“人”的异化!就一定要带着这样的疏离的觉察,真正地开动大脑,思考起来。

2.关于语言:

语言是我们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这一套系统,并不是那么地精确。语言文字表意的模糊地带给沟通带来很多麻烦,为达成共识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这本书里强调,读者要和作者一起去寻找彼此想通的词义,共同谋求最终的共识。同时,在一些需要精确定义的科学论著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定制”的语言系统,先规定好基础的概念,百分之百地确保大家都在谈论非常确定的同一件事情,这才可以展开研究。这也是许多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开山之作所做的事情。

了解语言的这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思考周围的世界。我们可以在互相沟通的时候更加精准地描述自己的诉求,比如最近的热点佩奇是啥;也可以更加冷静理智地看待广告,甄别其中浮夸的成分。

3.关于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作品总是关注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面向最广大的人类,而非某一小撮专家,总是揭示最朴素的真理,能激荡起大多数人的内心,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无论它的话题是哪个领域的,也无论它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语言写成,都是经久不衰的,是魅力四射的。任何时候拜读他们,都会被折服,被打动。看了本书对于自然科学、数学等的论述,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科学的魅力,甚至都产生了想要自己去读一读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读一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伟大的经典著作。要知道数学、物理是我学生时代大为头疼的学科呀,看了作者的介绍,我都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可以读下来呢。

说到这里,觉得深深地惋惜,为什么在我们的学校教学这一教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景中:,我们无法体会到这些学科的魅力?反而会产生出只要不考试,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碰他这样的愚蠢的念头?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4.关于一个合格的读者的自我修养

其实不仅是作为一个读者的自我修养,更重要的是最为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在你参与的事件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活力,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技能,管理自己的情绪,礼貌而又智慧。在做评论之前,确保自己了解所有该了解的东西,至少读完眼前的这一本书。

5.关于不断训练的重要性

这本书其实也在不断地宽慰读者,方法永远比问题多,难度再大的书,也是可以想办法啃下去的,啃一点,就会有一点的收获。阅读能力的增长,依赖于大量的阅读实践的训练,所谓艺术和技巧,把规则内化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达到的境界。天赋不可靠,训练才可靠。这样的论调我最近频繁地看到:THE READ ALOUD HANDBOOK里说the more you read, the better you get at it.李晨老师的新译作《做更好的教师》里也提到,优秀的教师并不是靠天赋的。就连写作也是,等待灵感是等不到的,你必须动笔去写才行。那就读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

读完了这本书,也是有些遗憾的,读的过程中有时会觉得很有感触,但是大都只是勾画出了书上的句子,并没有刻意去捕捉脑海中闪现过的念头,说到底还是着急读完的心态在作祟。现在想来,读的时候停下来,去思考,去做笔记,写自己的观点想法,通过文字,和无法谋面的作者沟通、探讨、辩论,这也是阅读很重要的一部分,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像作者所说,在智力上真正地拥有这本书。

难以忘怀的美妙体验

我读这本书,尤其是读到第三篇讲述各种经典著作该如何阅读的时候,读到第四篇生命与心智共同成长的时候,总能体会到一种超脱于现实琐碎生活的激情,它总能给我一种天地无限广阔,万物曼妙不已的感受,这样的感觉很奇妙,很难得,很宝贵。很开心自己可以有这种美妙的体验,应该是永远难以忘记的阅读体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1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0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1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1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0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38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57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65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9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3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9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看了无数本书,从故事书到教科书,从言情小说到古典名著等等,仿佛在我们的意识中读书也就是“看”就好...
    誉杨阅读 2,430评论 0 1
  • 读了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是阅读方法里还是有很多学问的,发现自己以前有些阅读方法并不正确,也发现有些阅读方法自己不能完...
    啊_土豆烧排骨阅读 1,362评论 0 1
  • 读书笔记整理By Baroc 牛顿说:“我并不知道我在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对我自己来说,我似乎只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
    Baroc阅读 3,340评论 0 15
  •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想要阅读...
    爱笑的小小鱼阅读 2,292评论 1 14
  • 依稀记得那天回车库,看着他一样样的往车里搬东西,压抑不住的怒气,一脚油门想着和眼前的这个人同归于尽,结果是我可爱的...
    丫头宝宝阅读 3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