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
大意是: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的同时一定要诚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基本都做到了,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要认真学习知识文化提升学问。
个人理解:
孔子的价值观中特别强调做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孝、悌、忠、信、仁、爱”!一个人只有把这些为人处事的基本工作做好了,再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才是追求学问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归根结底,做人到位才是做学问的前提!如果我们连如何为人处事都做不好,要想把学问事业做大做好做强,是不现实的。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有许多人在体制内读书不错,由于太偏重应试,结果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实际生存能力极差,不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在家不孝顺父母,处处逆反,在外不懂待人接物,目无尊长,缺乏爱心,也不愿意多亲近德高望重的长辈。这样的人不少,也许他们是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博士毕业,但是,我们能够说他教育成功了吗?
孔子的观点就是:先把人做好!也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才能够把学问做好“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先后次序不能够颠倒,否则,我们就会很被动,就会舍本逐末,就会本末倒置!
因此,道德教化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道德是成才的根本!只有把人做好做到位,才能把学问事业做到家,这是自古以来成就事业的真理。
余超林精读《论语》之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19-3-7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