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乃①命羲和②,钦若昊天③,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④,宅⑤嵎夷⑥,曰旸谷⑦。寅宾出日⑧,平秩东作、日中、星鸟⑨,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⑥,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虗,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⑩。”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注释:
①乃:此处为动词。是,就是,实在是。本段记述了尧帝克明俊德的具体做法。译作“于是”,谬。
②羲和:传说是重黎氏的后人,重黎即颛顼高阳氏之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此类传记种种,皆在《尧典》之后,故不足以证。有人认为羲、和为两个氏族部落名,我再补充一点,先有羲、和,日母羲和神话在后。羲和二族被尧帝任命观测四时星象,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故二族广为人知,口传之间,逐渐形成了“羲和浴日”等神话,笔者认为,“羲和浴日”当为“钦若昊天”的祭祀仪式的神而化之。这和印度远古神灵的口口相传,渐次夸张如出一辙。当然,先有羲和,后有羲、和也是有可能的,即尧帝因为羲和神话而命二部落更名为羲、和,掌管四时。但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这样命名是对神灵的大不敬,人神相搅,同时,部落的名字也不是说改就容易改的。
③钦若昊天:尊敬并顺从浩渺的苍天。昊天,苍天。昊,元气博大貌。 指一定季节的天空。 指一定方位的天。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知,帝尧时,对天地的崇拜已经形成,同时,神话传说也处于萌芽状态,从黄帝到夏启之间,祭祀是百姓能够看到并传播的,占卜则相对神秘一些。神秘+不知情的传播=神话,而文字产生之后,神话也就不复存在了。故有文字之前,我们有神话;有了文字,我们就有了历史。“钦敬昊天”这句话,告诉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完整成熟的神话故事,一切都在发酵演绎的过程中。
④羲仲:羲氏部落第二支。这里的仲,是“伯仲叔季”的仲。笔者认为,这里只是一个借用。尧帝把羲、和二族各分为三,羲氏有两部居东、南;和氏有两部居西、北。他们各司其职,得到的天时信息则汇集到羲伯、和伯处,由他们制定历法并把农时传授给百姓。注意这时候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纪年,相当一部分百姓结绳记事还是要的,羲、和氏把农时传达给诸部落,对于农耕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同时,羲伯、和伯长期合作,两部落久而久之合成羲和族,继而形成羲和文化,这是尧帝六分羲和族而得到的额外的收获。
⑤宅:宅的本意是地基垫高的住所。专家解释为“居住”,此处谬。这个宅是“于嵎夷宅”的缩语,就是在嵎夷方向建了一个祭祀用的神殿(祠堂)。
⑥嵎夷:古今专家多指为地名,谬。结合下文平行句(南交、西、朔方)可知,嵎夷即东方之意。嵎,山弯曲的地方。夷,平坦,平整。之所以产生诸多误解,皆因仅仅把“东夷”理解为部族名称,实际上,“东夷”就像我们北方人称呼南方人为“南蛮”一样,是自以为天下中心的黄帝部落称呼嵎东土著部落的统称,因他们住在丘陵之间的平原,故称“东夷”,此处“嵎夷”代表方位,也很好地解释了“东夷”部落的称谓源头。
南交:宋代经学家刘敞《公是七经小传》认为,宅南交“本盖言:宅南,曰交趾。后人传写脱两字故尔,非真也”。刘敞的这一观点被好大喜功的华夏后人广为接受。其实丝毫经不起推敲,尧舜之时,三苗之地尚未收伏,怎能到达交趾,这是其一。夏朝以前,华夏民族活动范围均南不过秦岭,东不出太行,不可能那么远,这是其二。此“南交”和“嵎夷”一样,是方位词,指南方与三苗交接的地方,是尧帝能够“德被四方”可以统御的最南的地盘。
⑦旸(yang)谷:此处专家解释为一个地名,谬。旸谷其义有二,一是建立的神殿的名字。二是通“阳谷”,表明这个地方是太阳开始升起的谷地。再结合前面“嵎夷”这个方位,弯曲的山脉东面的一处平原,大致地貌如此。
⑧寅宾出日:恭谨地迎接日出。字面意思平平,却涵盖了中华古文明的缘起。显然,这是一个日常祭祀仪式,就像新闻联播前的报时和气象预报一样,非常的仪式感。
⑨平秩东作、日中、星鸟:这句话专家断句一直有误,实为平行句,“平秩”的是东作、日中和星鸟这三个时刻。羲仲主要负责的是春天,实际上一天时间固定,通过记录东作、日中和星鸟这三个时刻,白天时间有了,夜晚的时间有了,两者对比基本可以确定仲春时节了。这些信息会报告回羲伯那里,再由羲伯通知各个部落,民众就可以按照时令进行耕作了。
⑩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句话后来简化为“闰余成岁”。这里要说明的是年与岁是不一样的,尧帝把一年定为366天,这是自然年,而岁是与农时有关的,岁星纪年、太阴历、太阳历我们一直是兼而用之。闰月是用太阴调整太阳,同时还要注意调整年,使之符合岁星的运行周期。木星(岁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行30度,为一个岁次。用之记载历史事件,就记为:岁在某某。太阳历纪年,岁星历记岁,用闰月使年岁相符,就是"闰余成岁"。
✺意译:
尧帝是这样做的,他差遣羲氏与和氏,让他们恭敬并顺从苍天,根据所观测的日月星辰情况制定历法,谨慎地把时令授予民众。(具体怎么做得呢?)他分别派遣羲仲在东方建立用于祭祀和观测的祠堂,称之为旸谷。尧让他恭谨地迎接日出,测定太阳东升、日中和黄昏的时刻。依据这些时间的变化来确定仲春时节。(把测定好的农时告诉民众),民众就分散在田野劳作,(饲养的)鸟兽为可以繁殖生育了。尧又命令羲叔,在南方建明都祠,让他们观察太阳向南移动的情况,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这时日长夜短,大火星在南方天空出现,羲叔就依据这些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候,民众居住在高处(防止洪水侵扰),饲养的鸟兽的毛羽可以收剪了。尧又命令和仲,在西方建昧谷祠,让他们恭谨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西落的时刻。这时,夜间和白昼长短相等,虚星出现在南方天空,仲和就根据这些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候,民众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长出新毛。尧再命令和叔,在北方建幽都祠。尧让他们观察太阳自南往北转移的情况。这时,日短夜长,昴(mǎo)星黄昏时在南方天空出现,和叔就根据这些来确定仲冬时节。这时候,民众都躲在家里取暖,鸟兽的毛皮特别细软(可以制作生活用品了)。帝尧说:“这样!你们羲氏与和氏,就约定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如果出现时令不合,就用闰月来补足,以便使年岁相合。”尧就这样谨慎地制定各种官员的职守,于是各项事业兴盛发达。
✺延伸:
尧典此段详细记载了尧帝制定历法的过程,其中蕴含了大量远古宗教、天文、地域及农牧文化信息。此段内容其实是一个政绩总结,羲和二族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测量和祭祀,才进一步掌握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因为时间足够长,以至于产生了大量神话传说。尧帝之前已有河图洛书,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天文学知识,尧帝所做的,就是实践检验。这里面旸谷、明都、昧谷、幽都四大天文观测台(祭祀天地星辰),为中华古文明提供了第一手天文学资料和神话传说底蕴。同时,星鸟、星火、星虗、星昴作为朱雀、青龙、玄武、白虎星座的代表,并使月亮、太阳木星的运行周期的和谐统一,也在告诉我们,古人的实践活动,丝毫不亚于现代人的努力。
尧典此段不禁记录了远古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也记载了这一时期畜牧、饲养业、加工业已经成为先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表明当时的农耕已经足够发达,粮食富余,值得庆幸的是先民没有“酒足饭饱思淫欲”,而是在开明聪慧的尧帝的领导下,不断地尝试去了解天、地、人的关系,去寻找一种安住和谐的统御之道。
✺此段尧典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略同:“尧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羲),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366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太史公由《尧典》入《史记》,其中已悄然以他认为的意思做了改动,有些文字已经离事实渐去渐远。由此可知,《史记》之史,是太史公之史,非真实历史。
——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