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许久没有看电影的我,打开了电影购票界面,看到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那时就觉得如果年后要去看电影,那么必然是看这一部的。初五去看的,其实看之前已经通过公众号文章知道了大致内容,但是看的时候还是流泪了,为那种真挚的母女情,以及母亲伟大的爱。可是看完之后自己独自吃晚饭的期间,又想起了自己,母爱虽伟大,却好似并不发生在我身上,于是便自嘲地笑了笑。
今日,在颓废了两三天之后的正常中,才慢慢重新拾起那种感觉。那种即使感动之余也能静心和平和的感觉。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是千千万万离家打工者的两员,所以我和弟弟便自然而然成了留守儿童,在农村靠爷爷奶奶照料。一年也才只能见到一次,有的时候他们不回家过年便是两年才见一两面,而电话,我和弟弟是不愿意接的,因为年纪小而且木讷而内向的我们面对不熟悉的父母是不太知道如何沟通的。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才和爸爸一起住,那时候照料我们的是爷爷。直到初中时期,一家人正式在一起生活。那时候已经懂事的我们其实已经和父母很生疏了。直到现在已经出来工作几年的我,还是和他们好陌生,可能一年也联系不了几次。这两年和母亲的关系因为我时不时主动地发消息有些缓和,加上侄子的出生,可能让她和我有了更多的话题吧。和父亲呢,还是维持一年也不怎么沟通的现状。
今年因为疫情或者自己内心不想回,就没有回家过年。除夕的时候给爸妈各发了1000元的红包(微信转账),原本打算每人发2000的,可是那样的话,自己就会比较拮据,在咨询了几位朋友后才决定包1000。发了红包和祝福语,然后是紧张的等待,等待着他们可能有的回复,以及会不会收。妈妈收了,说了句:谢谢女儿。之后老爸也收了,没有任何言语。我知道1000真的不算多,可是氛围好怪哦。
又想起了那句:我一出生,就注定了终生的漂泊,这应该就是我一生的写照了。我知道,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的。可是看着电影中画面以及有时候日常生活中别人家庭涌现出来的温馨画面,还是会羡慕和感慨,也会有些许温暖。但是人人生而不同,他人的亲情又岂是可以羡慕得来的。
我一直相信:爱是一种信仰,这种爱,不仅仅是父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怀的爱,不仅仅是相濡以沫的恋人之间的爱,不仅仅是晚辈对长辈的敬重的爱;而是一种想要世界和平的胸怀,是一种看到祖国强大会欢呼和欣慰的情怀,是一种关爱贫穷和弱小的同理心,是一种看到不平事会有所作为的勇气,是一种想要世界更美好的理想。
可是,没有小家,何以成大家,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能好好相处和陪伴,我们拿什么底气去爱这个世界,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知道,在亲情这条路上,我的路还很长。也许我们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不擅长沟通,那就让我们和他们多沟通些吧,不要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