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很简单,低买高卖,套利走人。
但是为什么最后一年到头算总账却发现还是亏了呢。
原因在于我们在用散户思维操作。散户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想赢怕输。一个股10元买的,跌到9块不卖,继续加仓;跌到8块不卖,接着补仓;7块的时候感觉抗不住了,想割肉了。然后又担心卖了就反弹,就死拿着不动,等着解套。最后大概率被深套。
吴伯凡老师说散户思维就是思维模式几乎完全受本能操作,而且几乎是完全同质化的思维模式。那么你就不要指望你的结果跟别人不一样。股市永远是10%,5%的人在赚90%,95%的人的钱。
那相对的交易员思维是怎么样的呢? 那就是知道【胜率】和【盈亏比】。
首先他得想明白,不可能在每只股票上都能高买低卖赚到钱。因此每次操作是有胜率的。
【胜率】
胜率=获胜场次÷ 总交易场次x100%
其次得想明白,不是胜率越高,就能保证赚的越多。 前9次操作,每次都赚了1%就卖,最后一笔亏了10%卖了,算一下就知道总的还是亏。 这里面盈亏比就是1:10。
【盈亏比】
盈亏比 = 赢的平均金额 / 输的平均金额。
举个例子: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想赚钱,应该扩大我们的盈亏比,而不要太关心胜率比。因为每只股票都有 涨、跌、横 三种情况,所以从长期来看,胜率应该不会超过35%。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普遍认为将盈利/亏损比例设置在 2:1 或 3:1 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如果将应盈利/亏损比例设定为 2:1(例如为盈利 50 点,亏损 25 点),那么意味着每笔盈利可以承受 2 次亏损(每次盈利 50 点,可承受两次 25 的亏损)。
这种情况下,只要胜率能保持在 33%,即平均每 3 笔交易中能盈利 1 笔,就能做到长期保本;如果胜率能够提升到 33%之上,就能实现长期盈利。
想明白了这些,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大部分随心所欲的买入卖出是很难长期保持盈利的。
下次我们谈一谈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