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骆驼祥子还没有死去,可这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就要被埋掉了。
我忘记了到底有没有认真地读完《骆驼祥子》,反正他的故事留给我的,就只有年轻时奋发向上与年老后破罐子破摔的强烈对比。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很困惑,到底祥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竟会让一个那么努力的人那么轻易就放弃了拼搏和努力?
这次再读,老舍先生反反复复的再说的,是“个人主义”害了他,他就是一个堕落的 自私的,不幸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如果是祥子的性格问题,那他的悲剧其实是祥子的人生一开始就要注定的。社会也只是个催化剂,主要还是他自己的问题。如果真的是他自己的性格或心理导致的,那老舍先生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我想,老舍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旧文化与新思想正在互相纠缠。处在那个激烈碰撞的浪潮中,先觉醒的人看到生活的世界的丑陋,自然是要出来猛烈的批判和攻击以前的陋习。鲁迅先生便是那个年代的代表,文章句句扎心,刀刀见血,决绝而绝不留一点余地。在这样苛刻的语境下,应该彻底革命,应该摧枯拉朽,人情冷暖似乎不应当被关注,每个人必须坚强的像铁一样,内心软弱是可耻的。
祥子的故事,悲剧就悲剧在这点上。他想努力,想自强,可他生活的那个社会,带给他的冲击远超了他的认知水平,于是祥子开始困惑,开始怀疑,开始精神内耗。然而并没有人帮助他,去开导他,安慰他。他就只能孤独的在他落后的认知范围内自我拯救。这不都是那个年代的罪吗?为什么要批判他呢?
在他迷路的时候没有人帮他,在他伤到伤痕累累以后,反而要他大度,要他博爱,还要他整整日常,要追求进步,到底是谁有病呢?没有人去爱护他,没有人去拯救他,没有人去同情他,倒是都愿意背起手来批判他,那个吃人的社会啊!
即使现在,我们自己看看自己的心里,谁不堕落,谁不自私,谁不是不幸的,谁不是社会病胎里的产儿,谁不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都怨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