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8年,新中国第一次经济危机



        1952—1956年,中国政府通过成立合作社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所有制转化,通过“和平赎买”对工商业进行了所有制转化。


      但是农业和工业生产并未恢复启动,1958年开始,中国经济陷入危机衰退,表现为财政赤字高增长,达到收入的14%。到1960年,为解决城市高失业率问题,动员2000万城市青年下乡劳动。

       

        1961—1962年经济进入萧条期,就是“三年困难”时期,跟有关数据测算,三年内有2000年人未增长,可能饥饿而亡。


      1963—1964年,政府对农民生产活动放开,实行“三自一包”,即承认农民土地使用权,自由交易,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恢复,农业产值高增长。经济进入恢复期。


      1965—1966年,经济进入繁荣期,工业生产也随之恢复。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危机的过程,最终还是农民土地确权下的生产恢复带动了经济的恢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