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之前,我是以家长的角色准备好好灌输育儿鸡汤,事实上,读起来才发现是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我是小孩,亦是大人;我是子女,亦是父母。
摘一些书摘,与大家分享
1.
“恋爱 ,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 ,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 、一样重要的人 。并且 ,我们还深深地懂得 ,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 ,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 ”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 。 ”荣伟玲说 , “如果童年幸福 ,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 ,如果童年痛苦 ,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 ”当然 ,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 。实际上 ,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
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 :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我们自己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 ,我们也知道恋人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 。所以 ,在恋爱前期 ,我们会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 ,或者用直白的方法 ,或者用狡猾的方法 ,总之都会让对方感觉到 :不论你做什么 ,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 ,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 ,我们会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 ,我们会变成孩子 ,恋人也会变成孩子 ,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 。这时 ,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 ,又互为对方的孩子 。这是恋爱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 ,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 ,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 ,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
“符合 ”不是 “等于 ” ,热恋中的人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你对恋人有一种期待 ,恋人对你也有一种期待 。很可能 ,你既符合她的期待 ,她也符合你的期待 。但是 ,这种相互的符合只是一种运气 ,你们彼此并不真正懂得对方的期待 。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 ,那也只是你的投射 、你的看法 ,来自于你童年的期待 。
但实际上 ,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 ,他是另外一个人 。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 ,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 ,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来理解 、来尊重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 ,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 ,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 。但结婚仪式完成后 ,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 ,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 ,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我们总是在循环 ,但只要你去努力 ,就有机会打破这个循环 。前面提到的岳东 ,如果他停止对父母的抱怨 ,开始努力 ,不只是索取 ,也去给予 ,那么阿静不会离开他 ,就算离开 ,他也会找到他生命中的其他拯救者 。
2.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 ,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 。
“我们要永远记住 ,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 ”时代改变了 ,我们爱的方式却没有改变 。以前 ,物质很匮乏 ,所以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 。但现在 ,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 。鉴于此 ,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 ,重视配偶或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 ,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
3.
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 ,你终究要离开他们 ,去过你自己的生活 。不管你多么爱儿女 ,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 ,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 ,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
分离的爱才是 “真爱 ” 。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 ,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 ,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亲子关系如此 ,师生关系 、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绝分离 ,爱就是 “假爱 ” 。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 ,你干涉我的空间 ,我侵占你的空间 ,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 “分离是一生的主题 , ”荣伟玲说 , “在人生每个阶段 ,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 。 ”她说 ,在处理分离上 ,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 ,成熟分离 。一边给予爱 ,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 ,你是你 ,我是我 。这样一来 ,关系仍然亲密 ,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 ,拒绝分离 。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 ,可能还非常恶劣 ,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 ,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 。第三 ,单纯分离 。虽然名义上是亲人 ,但拒绝爱与亲密 。如果两人都是成人 ,这种关系很难维系 ,如果是亲子关系 ,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 。没有分离 ,孩子不能成人 ,没有爱 ,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
4.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 ‘我 ’ 。一个是 ‘内在的父母 ’ ,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 ,当我们做父母时 ,这个 ‘内在的父母 ’就是我们自己 。另一个是 ‘内在的小孩 ’ ,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 ”咨询师荣伟玲说 。她断言说 : “溺爱有很多种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就是父母 ‘内在的小孩 ’向外的投射 。溺爱的父母将自己 ‘内在的小孩 ’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 ,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 ,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 ”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 ,实际上 ,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 。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却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 。他们这样做 ,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 ,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 ,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 。结果就是 ,他们迷失了自己 。
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 ,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 ,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 ,这便是真爱 。
若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 ,总是 “帮 ”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 ,这其实意味着 ,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 ,破坏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 ,最终在孩子脑中形成一个逻辑 ——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 。
所以 ,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 ,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 。这时 ,在大人看来 ,孩子的天地很小 ,但在孩子看来 ,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他要先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 ,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
5.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 ,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过分的举动 。
6.
客体稳定的概念 ,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 ,孩子一岁半即可形成 ,而情感稳定的概念 ,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 ,要到三岁才能形成 。只有形成这两个概念后 ,孩子才能承受与妈妈的长时间分离 。长时间 ,指的是两个星期以上的时间 。有研究表明 ,若在孩子三岁前 ,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 ,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创伤 。所以 ,在三岁前 ,妈妈要尽可能亲自带孩子 ,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 ,并且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 。这样一来 ,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 。
7.
在智商 、情商之后 ,心理学家又提出了挫折商 。所谓挫折商 ,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挫折时形成的一些良性的应对方式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培养一个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也可培养一个人的多向度思维 ,让一个人考虑事情更全面 。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 “来访者中心疗法 ” 。他认为 ,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再好 ,如果他不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上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 ,感他所感 ,想他所想 ,治疗很难有好效果 。
8.
我们说 ,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 ,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 ,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实际上 ,我们都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 。区别仅仅在于 ,有清晰自我的人 ,是投胎技术好 ,有好的父母 ,特别是好的妈妈 。你的感受被好的妈妈感知到了 ,于是就有了存在感 ,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自我 。没有清晰自我的人 ,没有实现这一步 ,所以他毕生都在用直接或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别人看到 。
9.
心理学里有一个说法越来越深入人心 :妈妈要陪孩子到三岁 ,三岁前不要有长时间分离 。之所以如此 ,是研究发现 ,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 ,孩子到三岁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和情感稳定的概念 。客体稳定 ,即我看不见妈妈 ,但妈妈是存在的 。情感稳定 ,即妈妈有时对我不好 ,但我知道 ,她对我的好是恒定存在着的 。孩子有了这样的概念 ,才能承受与妈妈的分离 。否则 ,他会将短暂的分离视为永远的被抛弃
10.
什么叫 “愚孝 ” ?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 、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 ,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 。
渴望实现童年一直没实现的愿望 ,就是 “愚孝 ”的核心原因 。于是 ,我们会看到大量的这种例子 :那些最被父母忽视的人成家后 ,常常严重牺牲配偶和自己孩子的利益 ,对父母百依百顺 ,而父母却总是把他们奉献出来的钱财再转送给他们一直溺爱的其他孩子 。
11.
接纳 。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 ,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
一对相爱的男女 ,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一加一等于一 ,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 ,这是激情期 。心理学上说 ,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 ,其实你看不见我 ,我也看不见你 ,但是 ,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 。彼此都活在幻觉中 。第二个阶段 ,一加一等于零 ,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 。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 ,当筋疲力尽 ,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 ,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 ,才是爱 。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 ,一加一等于二 ,你是你 ,我是我 ,但是我们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