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独活,别名长生草、独滑,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效。独活临床常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身体瘙痒等症。
此药辛可发散,辛温通滞,苦可燥湿,苦温散寒除湿,入膀胱经可发散膀胱经风湿。善走肾经而下行,尤善去除在里在下之风寒湿邪,驱除少阴伏风,是治疗风湿痹痛、少阴伏风头疼之良药。
七言古风·秋日观独活咏怀二百字
欢喜高寒境阴凉,适宜腐殖覆厚壤。
挺拔翠叶于天道,盘结块根而地藏。
退避华舍进药房,山巅俯瞰水岚望。
集采寒澈以粘凝,蓄积芝英而贞光。
吮吸乾坤清雅气,吐纳日月精华爽。
春来青龙冲扶桑,秋去金凤栖玉床。
宝药一味配诸方,凡尘奇珍赐安康。
镇静可抑制神经,催眠于安入梦乡。
止痛知觉失察里,抗炎能杀菌蔓长。
况有解痉作用妙,其功至伟实非常。
降压效果亦显著,其能关键露雄芒。
攀登峭崿于深秋,釆掘良药上岩嶂。
中风除厄长生草,重齿当归独活芳。
求义舍身堪壮举,惠施黎庶万世良。
风湿痹症良药———独活
风湿痹痛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不通则痛”。治疗要点是驱除侵犯人体的风寒湿邪,打通痹阻之经络,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独活辛苦而温,散风除湿、温通经脉,是治疗风湿痹痛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常与威灵仙、秦艽、乌头、川芎同用。背痛加羌活、葛根;肩臂痛加桂枝、葛根、桑枝;手指、手掌痛加姜黄;腰腿痛加川牛膝;湿盛加五加皮、薏米;风盛加防风;肾虚加杜仲、桑寄生;经络瘀滞者加乳香、没药;热痹加忍冬藤、薏米;痹证日久。正气不足加党参、白术。
独活入肾经,善去在里在下之风湿,一般临床常用于腰腿部位的风寒湿痹,有“腰以上者用羌活,腰一下者用独活”之说。著名的“独活若寄生汤”就是治疗腰腿疼痛久用不衰的千古名方。
二、治疗少阴伏风头疼
中医治疗头痛有很多特点:最常见的有分经论治;审因论治等。若头痛部位以头后部为主,痛甚常连及颠顶、牙齿,且恶风脉浮者,为少阴伏风头疼。应用独活有其他祛风止痛药无法比拟的效果。
三、治疗风湿头痛
独活能祛风除湿止痛,治疗风寒夹湿引起的头痛有特殊疗效。临床常用的《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对风寒夹湿夹痰引起的头痛就很有效果,其中独活就起了重要作用。
四、治疗皮肤瘙痒
独活祛风除湿,治疗风湿之邪引起的皮肤瘙痒有良效,单用煎汤外洗就有效果。内服常配蝉蜕、苍耳子、地肤子等息风除湿止痒之品。
此外,古方有独活配附子治疗风毒脚弱痞满上气;配木瓜、牛膝治疗脚气肿胀疼痛;独活大豆炒有声趁热加酒盖之良久温服治疗中风不语的记载,可供临床参考。
独活等常用量为3~10克。但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在治疗风湿痹痛方剂中使用这个剂量往往效果平平,需30克以上方显良效,但必须配伍一定量的养血滋阴药。
独活温燥,阴虚血燥者慎服。《本草经集注》说蠡实为之使;《本经逢原》云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