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这样的困扰:计划严密、想法丰富,但是最终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原因在于你没有采取行动,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除了认知就是行动力了。
想有很多的努力,想要很多的成效,但是却无法迈开脚步、拿出行动。
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轮到自己的时候却是“水土不服”,没有累积的付出。
这样的日子,总在我们的身边悄悄流过,仰望别人,无视了自己的存在。
其实,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自己成为自己,是每一位大学生要思考、要力行的必由之路。
结合实际,制定规划,有为才能有未。
成长环境和学习经历不一样,带来的学习视野和格局必然不同,那就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目标定位,既要胸怀梦想,更要脚踏实地。
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能过高,怎么努力好像也达不到,也不能过低,唾手可得含金量也不会太高。
所以,要学会“跳一跳”往上勾一勾,使劲可以完成小目标,然后累积成大目标。
有了目标的牵引,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一步一步去完成。
有了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可以更好地激发热情,增强自信,也能为下一步的行动带来更多的激励作用。
稳扎稳打,步步向前,才有登峰的可能,才有顶峰相见的惊喜。
参加挑战杯比赛,大多数需要一两年的培育和建设,需要查漏补缺、更需要细细琢磨,稳步推进更有成就感。
步步落实,环环相扣,有心才更有力。
做一项工作,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逐项完成,每一步的功夫都要下足了,才能不后悔,也只有全力以赴了,才有可能会有“成功画像”。
弯道超车固然可喜,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要按部就班去完成任务的。
英语的学习不是这样的么?
词汇量的累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肯定是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完形和阅读,听力和口语,作文和填空,都是要在一套套题目当中去逐步提高能力的。
全国英语四六级的成绩,裸考也会通过,但是要600分以上还是要下功夫,每天的学习任务是否都能完成,每一次真题测试是否都能稳定发挥,这些都是要用心的,有兴趣且有毅力。
学习的过程,都是艰涩和繁琐的,都会有倦怠和疲惫的“黑暗期”,有的时候也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挫顿感,给自己一些有力的回响,让自己熬过去。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但是我们还是要来寻找光明。
坚韧不拔,自信热爱,有法更能有果。
一件事做久了,到底对不对,有没有成效,一定是有检验的标准的。
方法很重要,路径很重要,选择错误了,或者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走了弯路,荒废了时间,有的时候也是得不偿失的。
学习讲究方法,讲究学习之道,不可仅仅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作为判断标准。
英语成绩好不好,学校考试的一次成绩不一定可以定义,但是全国英语四六级成绩却会反映你的实际能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等级奖项会反映你的实际水平。
数学成绩好不好,要看题目能不能解答出来,过程对不对,思路对不对,结果对不对,还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来考察你的思维、运算、逻辑等综合水平。
创新能力强不强,可以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从选题到计划书撰写,从PPT制作到答辩,一套流程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所学所思总和目标有一些差距,会暴露问题,引起重视,更会激发你要在哪个方面下功夫,补短板。
一万次的想,不如一次的做。
很多人都有很多想法,但只有那些能够坚持行动的人才能真正达到了他们想要的成功。
卢思浩说:没有行动力的计划还不如没有计划,没有行动力的想法等于没有想法。
文末,分享《人民日报》的金句,我们一起共勉。
行动起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往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