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通麦天险是如何变成通途的?关于通麦天险这里我提三个数字。大家就能对当年的通麦的艰险程度有所了解了。这三个数字分别是2、16和2000。
2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年川藏南线通车以后。通麦这段道路的路基,其实离帕隆藏布江的江面仅仅有两米高的高差,后来就不断的发生泥石流。负责养护路段的武警战士就在塌方的基础上施工,再塌方再施工,这就导致路面不断被抬升。直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次塌方之后,这段公路距离帕隆藏布江的江面已经被抬升到了三十多米。
第二个数字16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防止泥石流,施工人员需要将钢筋打进山体。用混凝土浇筑出每层两三米高的挡泥墙,而这些挡泥墙也就被一层一层的垒起来,到了今天已经修筑到了第十六层。
第三个数字2000就是说据不完全统计,因为泥石流以及各种天灾在此遇难的车辆就超过了两千辆,也因此这里有一个令人后背发凉的名字-通麦坟场。相信大家看完这一串串的数字后,就能依稀的感受到当年通麦的艰辛。
其实就在离我们不远的两千年,这里就曾经发生过一场举世闻名的特大泥石流,而最终改变了通麦的历史。正是由于此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才决定彻底的解决通麦天险的卡脖子问题。
通麦天险的改扩建工程于二零一二年底全面开工。包括新建通麦大桥、迫龙沟特大桥和数座隧道,原来的二十公里烂到极致,危险到极致的公路,早已经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穿山的隧道,跨江的大桥。二零一六年四月总投资十五亿元。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工程正式通车。
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通麦卡脖子路段就此成为历史。整个通过时间由过去的两个小时缩短到今年的二十分钟。更加的安全和便捷。
那么到底是怎样一场泥石流给整个通麦路段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下一期我们就聊一聊那场举世罕见的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