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针对党政机关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划出清晰红线,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条例》不仅是我们党对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坚守,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曾强调,节俭是美德根基,奢侈是恶行根源。艰苦奋斗、崇俭戒奢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既是修身立德的根本要求,更是治国兴邦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面对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革和人类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实践创新,在风险挑战日益错综复杂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赓续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更多服务发展所需、民生所盼。

    唐太宗曾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党政机关作为全社会行为和道德风尚的标杆,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走在前列。在公务活动中,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餐饮浪费、精简会议活动、严控“三公”经费,让每一分资金都用在实处。在个人生活中,要带头践行践行绿色消费理念,抵制奢靡享乐之风,以清正廉洁的作风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唯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才能形成以上率下、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推动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德教如风,润物无形。"节约意识的塑造贵在持之以恒的引导熏陶。各级各部门要拓宽宣传渠道,融合传统媒介与现代传播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立体化宣教。既要树立节约典范,也要曝光浪费现象,以正反对比引导公众构建理性消费观念,培育绿色生活范式。真正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责任和修养,让节约意识升华为文化自觉,完成从外在规范到内在需求的深刻转变。

    “法者,治之端也。”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条例》修订仅是开端,重在落地见效。要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对各类浪费行为坚持铁腕整治,做到"违规必究、执纪必严"。同时构建起全民监督机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让浪费现象无所遁形,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真正做到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前,《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让我们从日常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抓起,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融入家庭生活、贯穿工作实践、引领新时代社会风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