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有点焦虑或者抑郁,这在人生中是很常见的。
焦虑和抑郁是生长在不安全感这片肥沃土地上的杂草。要应对生活中强大的不安全感,我们不仅要有“我能”的态度,还要挑战焦虑和抑郁。
“自我交谈”的方法是用健康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将不健全的、毁灭性的、不安全感的想法从你脑海中驱走。
心理训练需要重复和循序渐进的努力。“自我交谈”的训练方式是这个训练计划的核心内容,需要坚持。
“自我训练”则教会你两件事:
①如何摆脱那些破坏性的行为模式,使你自己的想法不再被歪曲,让自己轻易不被焦虑和抑郁打垮;
②如何用自我信任来去除那些缺乏安全感的想法。要记住,正是因为对自己和生活不够信任,才为焦虑和抑郁埋下了伏笔。
前奏练习——学会从“自我”中走出来
在一天中,时不时地倾听自己的“内心独白”。不论当时的想法如何,不要评价或批评,只是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的想法。
不管你做什么,全身心地投入。不要去想自己正在做什么,而是尽力去感受这一切。尽量从自己的思绪中走出来,去关注自己的体验。
通过自我训练达到康复的7个原则
原则1:人人都会有不安全感
当你发现自己头脑中充斥着害怕、疑惑和负面评价的念头时,你就要问问自己:“我真是这样想呢,还是不安全感在作祟?”一旦意识到不安全感会不时地发出声音时,你就可以自己做出选择了:你可以不理会这些声音!
学会将不安全感的声音同健康的思维区别开来。
原则2:思维先于感觉、焦虑和抑郁
一旦你意识到思维先于感觉,就会明白自己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做点什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自我训练”可以教会你如何对自己的思维负责,改变你觉得是受害者的态度,特别是会改变你那些由于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的想法。
原则3:焦虑和抑郁是试图控制生活的错误尝试
焦虑会调动你全身的期待值来迎接可见的碰撞。而抑郁则刚好相反,会通过逃避的方式来达到控制,。
焦虑和抑郁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其本身就会带来很多问题。
原则4:控制不过是幻象,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缺乏安全感是个无底洞:你越有控制力,就越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控制力。
生活是无法被掌控的。控制永远都是幻象而已。
不要想着去控制生活,重建自信的感觉和信心,勇于面对生活,与生活和平共处。
原则5:缺乏安全感是一种习惯。
相信,自己可以忘记那些已经学会的东西。毫不怀疑:任何习惯都可以摆脱。你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份计划、一点耐心和进行“自我i训练”的决心而已。
原则6:健康的思维是选择的结果
或许你不能控制从头脑中冒出的那些想法,但你可以选择告诉自己:“这是我缺乏安全感时的声音,我不要听从这个声音。我决定不受这些想法的牵制。
原则7:好的教练就是好的激励者
学会忽视由不安全感所带来的阻力,用“自我训练”的方法来塑造最好的自己。
两个必备因素:
1.正确的态度:态度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积极的思想模式
2.恰当的激励:激励则将这种“我能”的态度与精力充分融合起来。激励能够使你持续发力而且能走得长远。
现在就开始转变态度,开始带着积极的肯定对自己说:“我能击败困难”。
丢掉那些消极的想法,用更客观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方式来思考,将事实和假设分开来,用“自我交谈”的方法,再辅助以训练,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