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过,整整一代人的婚恋观是被琼瑶阿姨给毁了。
说这话的人一般都上了些年纪,他们的大学时代是读《在水一方》和《一帘幽梦》度过的。他们对爱情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且在恋爱的实战中效法琼瑶剧的男女主人公,不是歇斯底里就是要死要活,认为不壮怀激烈就不够浪漫。
然而,恋爱时的异峰突起与婚后生活的琐碎平淡形成鲜明的反差,这让当时的文艺男女青年感到有些迷茫和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其实,琼瑶阿姨对我们的影响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源远流长。
毕竟在读她的小说或观看她的影视作品时,我们都已经长得足够大了,青春期或青年期的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判断力。
而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是敞开的,对外界信息没有滤网也不曾设防,并且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类精神营养。
当然,孩子们最重要的心灵营养品就是故事与童话。
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当今成人的一些婚恋问题,其实是深受儿时读过的一些童话的毒害。
所以,有些童话需要家长“慎读”。如果一些家长按照自己肤浅草率的理解给孩子讲童话,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接下来我将挑选三篇世界著名童话,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可能的“毒素”在哪里。
《海的女儿》
如果你没有认真读懂安徒生的原著《海的女儿》,而是随意拿起手边的一个“简本”,那么你给孩子讲的故事可能会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海洋深处的小人鱼,因为厌倦了海底的生活而浮出水面,并且爱上了人类的王子。
为了得到王子的爱情,为了把自己的鱼尾变成人类的双腿,她听从海里巫婆的劝诱,交出了她最为珍贵的美妙嗓音。
然而王子并不知晓是小人鱼从一场灭顶风暴中救了他,以为是邻国公主所为,所以王子虽然也喜欢小人鱼,但他最终还是娶了那位人类的公主为妻。
可怜的小人鱼,她因为无法说出真相,只能用行走在刀尖般疼痛的双腿为王子跳出凄美绝望的舞步;而当王子与他的新娘成亲的第二天早上,痛苦的小人鱼则变成了海上的泡沫……
如果作为家长的你这样给孩子讲童话,可能会向你的孩子(尤其是女儿)传递这样的信息:
一爱情就是牺牲自己;
二爱情重于生命;
三女人(小人鱼)不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即使付出最珍贵的代价也要去做彻底改变(把鱼尾变成人的双腿);
四得不到爱情,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生命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只会变成海上的泡沫。
试想,如果一个女孩儿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她成年后的爱情观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都是读着《海的女儿》长大的一代,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被“毒害”过?再看看那些因失恋而轻生的女子,她们认为失去了爱情就是失去了整个世界,这是不是当代小人鱼的翻版?
我想说的是,传达这样的理念绝非安徒生童话的本意。
如果我们翻开完整版的《海的女儿》细细读来,我们会有更为丰富的发现与体验。
如果用心理学的视角去读这篇童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命的心灵演化过程。
深海的鱼是人类的潜意识,也是人类的原始本能;浮出海面看到人类的帆船和宫殿,是潜意识的意识化,或者说是人类本能的智慧化;从鱼尾到人类的双腿是一种成长,成长是一种疼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鱼与人的结合意愿,即无意识与意识的整合,通过这个整合,我们获得了荣格所说的那种“自性化”,从而具有了完整的灵魂,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所以,《海的女儿》表层意义是小人鱼的爱情悲剧,是对爱的渴望;然而隐藏在童话背后的深层象征意义,则是人类心灵力图摆脱黑暗的蒙昧,向往光明与智慧的内在驱力。
《灰姑娘》
“灰姑娘”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也非常励志。她已成为众多出身平凡但志存高远的普通女孩子的宏大梦想。
有梦想绝对是件好事,但问题是你想如何去实现她。
我不否认灰姑娘的故事是在教导孩子们要勤劳而善良,这都非常好;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故事对于女孩子的婚恋观产生了一种暗示:穿戴美丽然后去遇见一位“王子”,嫁个富二代甚至富一代,像灰姑娘那样一步登天。
女孩想嫁得好一些当然没错,但攀附心理会折断梦想的翅膀。
以为长得美丽、穿得漂亮就有机会遇见王子,可能就会沦落为灰姑娘的两个姐姐的命运:即使削足适履地迎合王子,最终也无法赢得王子的心。
《灰姑娘》还向孩子们传递了一个可怕的暗示,即手足之间的恶意竞争。在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变得令人瞩目。
同胞手足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就像同一植株上的花朵,竞相开放,相映成趣。但灰姑娘与两个姐姐(即使不是亲的)之间,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机会只能属于一个人,彼此之间只能是充满敌意的对手。
再看看灰姑娘的两个姐姐最后的结局:为了能够穿上王子带来的金子小鞋,一个削去了前脚趾,一个削掉了后脚跟。就算这是她们咎由自取,但在灰姑娘与王子的婚礼上,她们被两只鸽子反复啄掉了两只眼珠,这样的惩罚是不是有些过头了呢?毕竟两个姐姐的所做所为也不算太出格。
当然,我们知道削掉脚趾脚跟和啄瞎双眼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因为我们是成年人,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样的情节是不是有些残忍与血腥?这对于一些二孩家庭,会不会埋下一些隐患呢?
还真不好说。
《灰姑娘》的故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后妈的问题。
这个话题将在后面跟《白雪公主》一起来讲。
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期或某种境遇下,都可能是灰姑娘。
我们平凡而普通,灰暗而自卑,可能长期不被人关注,这都不打紧。只要坚持善良本色,抱持守正,机会总会来临。
但这是成人的价值观,孩子们能够理解这些吗?
《灰姑娘》是一篇好童话,关键看你怎么讲给你的孩子。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的故事,我们依然能够找出一些“儿童不宜”的燃爆点,比如人类嫉妒天性被激活,信任的危机等等,但最为典型的意义是后妈的形象。所以这里着重说一说关于后妈。
其实童话里的许多后妈并不是指生理学意义,而是一种心理符号。
后妈不一定是亲妈的继任,而是亲妈的另一副面孔。
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由荣格提出来的心理原型,即大母神。
大母神是母性的原始意象,她具有慈爱与可怕的双重面相。
原始人观察大地与生命的关系,发现土地既为生命提供滋养,同时也将生命埋葬;而埋进土里的种子第二年还会重生。
如果说大地是母亲的象征,那么人类的母亲其内在同样具有生与死的双重性:她为儿女提供爱与保护,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支撑能力。然而过度的包容则变为吞噬,过度的支持则成为控制。
心理学认为,对于母亲,孩子的心中会有一个好妈妈和一个坏妈妈两种心理印象。
我们愿意把母亲想象成完美的好妈妈,而母亲的另一副可怕的面孔,是孩子们不愿意去承认和面对的,于是在童话与神话中,这部分坏妈妈被分离出去,用后妈和巫婆的形象来替代。
比如上面所说的灰姑娘,或许那个后妈不是后妈,而是生育了三个女儿的普通母亲,可能对两个姐姐有些偏爱,对最小的女儿有些忽略而已。
而白雪公主的后妈,也许并非是什么后妈。母女二人关于美貌的冲突,是许多渐渐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与母亲之间亲子关系冲突的聚焦。
母女之间的关系也是很有趣的。她们既相生相依,但同为女性,又存在着某种微妙的比较与竞争。
心理学描述这种情形为俄狄浦斯情结。当孩子五岁之后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就开始爱慕异性父母而排斥同性父母。
所以七岁的白雪公主可能表现出对母亲的内在敌意,于是母亲感知到了这种敌意,便以更大的敌意相对抗,甚至有些恨意藏在心头。
我这里绝没有妄图篡改童话名篇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关于后妈的形象,可能会唤起孩子对母亲负面形象的深层感觉。
在现实层面,如果某个孩子真的有个后妈,这类童话中刻画的后妈形象,可能会影响到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
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再婚家庭也因此而增多。“后妈主题”成为家长与孩子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如果白雪公主的后妈那可怕的形象,变成一种毒素渗入孩子弱小的心灵,可能会给那些善良的继母们带来许多麻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篇世界级名篇童话,都是极好的作品。
不是不能给孩子读,而是要看何时读给他们,以及怎样去读。
李子勋老师认为,五岁之前的孩子,为他们选读童话要慎重;五岁以后可以给孩子适当引导,把童话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智慧性地转化,转化为孩子们能够消化和吸收的心灵营养品。
爱你的孩子,就给他们读童话吧;
爱你的孩子,就给他们选择好的童话吧;
爱你的孩子,就好好地为他们读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