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桂枝的《秒赞》里的文案策划得到的启示是,好的广告文案,要有场景感的特写镜头,每个人心里都会动了一下。不是远远的和你讲道理,而是进入了一个场景。最重要的是把所有的道理还原为感受,这个场景你完全可以想象出来,你可以感同身受,你脑子的某种焦虑、某种舒适感突然被唤醒。然后你自己从心底深处冒出一个需求,这就是广告的目的。这是一个不需要敲门,而直达人心底的密道。
“感受”而不是道理,才是人与人交往的硬通货。丰富的感受力,就是竞争力替代理性和逻辑,这也是为什么说未来的时代是靠爱商、情商、同理心赚钱的时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家门,去聚会,展览,旅游,博物馆,旅行,用自己的丰沛的感受力感受这个世界。未来谁的同理心越强、谁的审美能力丰富,谁的哲学知识体系越能通透运用,谁的行为经济学和叙事经济学玩的恰到好处,谁就掌握了市场的先发优势和主动权,“会玩儿人”的人就会被“秒赞”。
这样就理解了贺总裁在公司的大溪地的免费旅行时,为什么临别前被公司的一封告别信弄哭了。真实体验的场景描述,通过语言所传达的力量,直达心底,唤起对这几天美好行程的回忆、留恋和感激,而最后一句“冒险仍将继续”也引人期待。
抬头看看北京从春节以来就没怎么见过通透的太阳的灰蒙蒙的天,对大溪地钻石之旅无限期待,仿佛感受到了踩在脚下的绵软沙滩,看到头顶湛蓝天空,梦想是要被放大,而不是放下,努力干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