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一条河流突然从一个宽宽的平面向更低的地方冲下去形成平铺如毯的瀑布吗?我看到的眼前之景就是这样。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这条河边游玩了,每一次来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今天虽是酷暑天气,但太阳似乎想休息休息,就躲了起来,上午特别凉爽。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来到这条熟悉的翠花桥边,凉风习习,拂面而过。我坐在翠花桥的石墩上,看着清澈见底的水流,听着哗哗流淌的河水,惬意地享受着这来自大自然的爱恋。不由自主的想下到浅水里,去捉那跳跃的小鱼。这澧河之水到石砌桥墩下时平平坦坦,浩浩荡荡,一下子顺着斜面下去时,在斜的石面下形成了一条卷起白浪的水波,水花翻卷着向上溅,那些顺流而下的小鱼儿突然遇到翻卷的波浪,不知所措,就蹦跳着往回窜,幸运的小鱼往回窜的时候窜到了水里,命苦的小鱼一下子窜到了岸上的石头上,有的撞晕了,有的再次蹦跳着又回到了河里。我就在那里抓着蹦跳到石缝里的小鱼儿,有时也会抓到螃蟹,或小虾米。
因为有防溺水,河边有一位叔叔在驱赶来玩的几个小孩,但他并没有驱赶我和妈妈。他刚才在河里网鱼,这时可能完工,就坐在河边和一个同伴闲聊休息,我也坐下来听他讲翠花桥的来历。
他说相传,清乾隆年间,桥北吕庄村有一户姓吕的人家修建了这座石桥,称吕桥。后来桥南姓董的人家重新修葺这座桥,改名董家桥。吕、董两家为古桥冠名之争讼到县衙,知县郭岩判曰:“为民涉水之便,行善也。”遂改名善桥。后来知县廖思芳平叛有功,他升官到镇江知府。有一次廖思芳经过此桥,适值阳春三月,两岸柳翠花红,景色宜人,兴致大发,赞为“翠花桥”,沿用到今。
这河水,是我熟悉的河水,这小桥也是我熟悉的小桥,夏天暴雨来临我曾经见过它的汹涌,漫过石桥,河水冲到两岸的树边;我也曾见过它温柔又小巧玲珑的慢慢向东去,日夜不停,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无论它繁华热闹也好,无论它静寂沉稳也好,它都不去计较,而是一如既往,从不停歇。
上善若水,我希望倾听水声,也做这永不停歇向前奔流的小河,或歌或唱,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