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解“仁”字,一人一二;人——站立的一个人;二——除我以外的很多人或天地之心,包容,博爱之道,用以提升自我。我认为,《论语》中孔子所论之仁,是从小我之仁到众人之仁的表现。
“仁”被誉为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孔子仅用两字阐述了这个可求难及之物——“爱人”,又补充解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大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人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这些仍是从小我出发讲述的,我认为是最基础的部分,是一种以修行自身而潜移默化他人的行为,或者说是释放人之本性中的博爱、恻隐、正义之心,并将这种能量诱导他人激发本性中的正与善。小我之仁包括了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对父母之孝,对兄弟之悌,对朋友之信,对国家、君主之忠,对陌生人为友爱、仁爱。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中可看出孔子认为“仁”是一种每个普通人都应努力企及的,是日常的,即小我之仁,那么社会应是孔子理想那般,“天下大同”了吧!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善恶终将共存。更何况是孔子所处之春秋,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孔子又何尝不是尝尽了世间人情冷暖?战争、苛政正摧残着人们“小我”心中的善念、仁心。嫉贤妒能,自私自利,于是,那么多与仁对立的词语成为了人们的标签。孔子应是处凡间的不凡之人吧,他的仁爱之心并没有,也绝不会湮灭于这滔滔战火、混沌社会中的,反而是这乱世使其心中仁心之火越发旺盛。然此时的“小我之仁”已经在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越发岌岌可危。于是,仁得到了另一种角度提升。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仁”的思想。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显然已经不够,有效治理,体恤百姓的君主所需要的是大仁之义。孔子明白:只有掌权者、统领者接近、达到真正的仁,百姓才能从连年战乱的困苦之中解脱,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时才能更好地普及仁爱。而我认为,他最终的目标是“众人之仁”的实现。
然而最后,孔子的理想没有实现(个人认为,原因还包括其他的政治思想,在此不作详述),甚至到今天也没有真正实现。但我认为他提出的“仁”直至今日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仍对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孔子主张: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推动,是自己内心的主动追求。我想如今的我们也应端正自己的态度,追求“仁心”。
那么“仁”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从《论语》中看,孔子所论述的“仁”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学问,所以它的实用性非常强,甚至可以与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倘若如今社会流淌着仁爱的风尚,那么,不仅使国民素质更加提高,更能促进社会安宁、和谐。因为达到仁的前提条件便是善,一个心存邪念之人是无法达到的。仁更是一种道德准则的观念,故有成语“杀身成仁”。虽然我们尚不需要如此境界,在日常做到自制爱人却是必要的。
孟子由孔子之“仁”衍生的“仁政”对社会的管理者仍有教育作用,或者与今天的治民理念有许多契合之处。如:重视民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倡导先富后教(现:发展经济),使民从善(现:提高国民素质),然后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从而巩固政权,批评暴力,反对战争。
只有小我之仁的实现,才能有众人之仁,仁,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如一泓清泉,一束朝阳般,不可或缺,也是孔子思想至今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希望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吸收和传承。
转载请简信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