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一定要读到最后。
文章最后有一份关于胡同的告白。
最近读文献读到“城市、文学、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年代的人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归属大多是由景物到情感的认同,老舍的北京,汪曾祺的北京,林海音的北京,王朔的北京,城市孕育着写作者无穷尽的灵感。
上周末骑着车在什刹海边的街道上晃悠,朋友应景地哼唱起“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当时没多留意,后来偶然翻书时才得知,“百花深处”是北京的一条胡同,东起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号称北京街巷名称极雅者。
《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一对张姓夫妇,他们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后来渐渐地有了钱,便植花种树,建草阁茅亭,每当春夏两季,牡丹藕荷飘香,秋有黄菊,冬有梅花映雪。”
于是这条用碎砖砌墙、少见日光的狭长胡同渐渐吸引城中名人雅士前往游赏,因此称之为“百花深处”。故事本身难以考证,然而这种深居胡同仍能觅得百花的自然观念,引得老舍、顾城、陈凯歌等一代的人都对其沉醉痴迷,心向往之。
现如今你拿着地图在满北京的胡同里去找寻,百花和诗词已不再,小巷深处或许沧桑寂寥,那“小院半壁阴,老庙三尺草”的繁花似锦处无论交织多少个春秋都自有一片诗意在,只是世人皆不晓,而又或是你知晓但人将老至无所望。可总是有些事物的沧桑感和历史感不需要任何刻意唯美的修饰,只要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时你偶然听见京剧的唱腔原汁原味的说出百花深处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人心碎了。
城市化背后的故事过于直接反而断掉了老北京真正传递下来的味道,少了生活味道的胡同不过是遗留历史空壳下一片片哀怨的碎砖碎瓦。我们赶上了这么个时代,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日益推进,传统、市井、乡土这些摸不着边的字眼渐渐被束之高阁。
穿过柳荫街头的层层绿意,迎面险些撞上一个热情洋溢的三轮车夫,车上一对年轻情侣顺着他指去的方向满目张望,生怕漏拍了几个动人的细节。向左拐进大翔凤胡同,这条呈南北走向胡同越往深处走越显得寂静,三三两两的大爷大妈拎着菜往家里走去,看我们在她家门前拍照,还特地停留了几分钟,看着我们微笑,说以前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一个劲地对着她家信箱、旧自行车还有墙边探出头的丁香咔嚓咔嚓地拍照。闲聊几句不耽误人家阿姨做饭,我们就推着车继续上路,仿佛一路花香洋溢了这条后海深处的胡同。
路上遇到一家墙上挂在着《民族文学》牌子的四合院,听朋友说才得知是著名作家丁玲的寓所。绕过人山人海的南锣古巷往北走,是传说中“破落衰败”的北锣鼓巷,零零星星有几家文艺的咖啡小店,不时传出缥缈的歌声。门前放了几盆多肉植物,不紧不慢,静悄悄地向着春天生长。胡同深处,有带着老墨镜拄着拐杖的老人,坐着家门口的板凳上,闲散从容。有路过的年轻人拿起相机抓拍下这个镜头,老人不说话,一直静静地看,我们都是那个镜框背后他眼中的风景。
落日熔金,皇城跟下,纵横交错的胡同深处,一个半蚀的青铜铃铛,一扇木质斑驳的老门,一副残缺破旧的对联,一堵沿街的老墙,一声地道北京味的吆喝,一阵白鸽飞过留下的鸟鸣,周而复始的黄昏市井小民的琐碎生活刚刚开始。
老教授在课堂上说绝对的私有是北京四合院没有保留下来的重大原因,因为很多人都住到楼里去了,北京的味道不行了。传承需要一种亲切感,就好比你不能把家乡忘记,不能把自己忘记。历史街区是带有生活气息的,北京的四合院是几代人守住一个老宅子朝夕相处真正传递来的味道。高楼大厦未必是故事,酒吧N条街也未必是故事,风景名胜也未必是故事,离开了人,离开了情感延续的故事是不完整的。
待在北京四年,逛过很多的胡同,看过很多风景,也读过很多胡同相关的文学作品。
我设计了一份关于问卷告白,想了解一下屏幕对面的你。
你对老北京胡同的看法。
https://sojump.com/jq/14579627.aspx北京胡同形象感知
谢谢你的答案!
儿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