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见一个做HR的朋友,就聊到了企业效率的事情,因为最近跟很多合作伙伴交流这个话题,自然就多投入了一点注意力,系统思考了下这个话题。
很多企业老板经常说碰到了员工自我驱动的问题,就是总感觉员工眼睛里面没有活,怪员工不主动工作,晚上同样我们聊起了这个话题。
我个人认为自我驱动的核心,跟兴趣的核心是一致的,就是成就感。员工能自我驱动的核心并不是管理严格,更重要的是员工能够获取自己刚需的价值即成就感。
之前就思考过:
成就感=获得自己刚需的价值感受。
这里就不得不继续提价值观的事情了,成就感的获得,前提必须要经过自己价值观的过滤过程,价值观就是自己刚需价值的重要排序。
因此,就可以把价值观继续拆解,一个人的普世价值可以分位两部分:
精神价值+物质价值
我们所需的普世物质价值,即金钱。而在企业中,对于金钱价值的通常包含为:
工资,奖金,股权等奖励模式。
而精神价值,则可以分为这三部分:
精神价值=影响力+权利+价值认同
每个人要求存,在精神世界中就希望获得别人认同,而认同的越多,就是影响力的构成。每个人求存内心还有另外一种能力,就是对事情的主动驾驭能力,即权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驱动一件事情,这便是权力,这无论是放权还是升职,都是从个人角度提升生存能力的一种先天刚需精神能力。
最后,还有一个属于企业独特赋予的就是价值认同,任何人做事情除了自己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价值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从内心认同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真正从根源上认同做这件事不管是企业的成功,也是自己的成长。
这个就必须要企业主动跟员工同步企业使命所在,企业愿景所在,让每个个人真正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前途的,真正从内心认同这件事情的意义。
记得一个apple的朋友跟我说,乔布斯还在公司的时候,公司所有员工都从内心认同每个人在改变世界,一起努力真的可以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产品,并且坚信这是可以的,每个人每天都发自内心自我驱动奔着那个改变世界的梦想而工作。你想这样的状态,效率能不高吗。
其实,仔细思考下,每个人在企业工作,首要目的一定是先个体价值,后企业价值,毕竟每个人是为了求存而来的。
因此,企业真要考虑自我驱动,就必须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强关联。在实现公司自己的使命,愿景,战略的同时,跟员工的成就感,价值观想办法mapping起来,才能实现有效驱动,单方面的压迫都是刷流氓。
而要把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mapping在一起,就必须有一个 载体,这便是KPI/OKR的设定 ,通过把公司的战略分解成清晰明确可触发落地的关键指标,才能确保企业战略与员工的自我驱动关联起来,这也便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吧,也只有这样,企业使命,才会朝着愿景前进。
创业后,无论是自己所在的创业公司还是连接的一些合作伙伴,仔细观察还是出了很多问题,也许制定了很多这样的制度,但员工还是没有动力,难以自我驱动,仔细观察,就发现,原来是因为载体OKR/KPI 不可触发,不可落地。仔细追问,核心问题就是:制定的目标要么太大,要么太虚,或者不严格落地。
太大的目标员工一看压根就玩不成,所以自然就不积极了。
太虚的目标压根就看不懂,连目标都不懂,更不说自我驱动了,
不严格执行,就更不要说了,说一套,做一套,员工做了也没有办法兑现,自然也就不会主动积极。
这一切的核心还是成就感,跟投资一样,每个人投入了自己的注意力,经验,认知去主动做一件事情,目的就是希望获得让自己求存能力更强的价值和成就感,如果投资这么大,最终的收益太小,或者太单维,自然在这个事情投入就不积极了。
因此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学会像运营产品一样运营团队,对企业战略做到细化分解,形成可有效落地的指标,并主动跟团队对齐,对 KPI,OKR要主动价值兑现,无论是精神价值还是物质价值都要做到可触发,甚至精神价值要大于物质价值,只有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认同价值并获得了自己刚需稀缺的成就感,才更会自我驱动,战略才会有序落地,使命愿景也不再是空话。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