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1天报名的时候,辅导员明兮兮来问我按时提交作业是否有难处。我犹犹豫豫的说,有,因为我在公司里无论是读书还是分享,我基本上是最后一个。然后辅导员又问我,你希望通过这个训练营来改变什么?我立马激动的说,希望能提高阅读能力。于是辅导员回答我,要完成这2个需求,其实都很简单,一个是比别人提前1天写好作业,另一个就是把可能会成为你完成任务的阻碍罗列出来,逐一解决它。半信半疑的我,就这么开启了这30天的训练营。
001 第1打卡的感觉还不错
头两天挺激动的,想着能和这么多精英一起看书分享,于是早早的第一个打了卡,还获得了第1个表扬。为此,那一整天我都兴高采烈的。最开始看的内容是《终身成长》,这本书看起来很顺手,因为此前就听了樊登老师讲了两三遍。再次看纸质书时,让我学习对成长性思维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去限制自己和他人。
002 好像陷入了固定型思维里
看到那些评为优秀的文章,我有些着急又有些羡慕。为了不甘人后,便尝试着认认真真的按照高阶版依样画葫芦,写了两天写得自己有点痛苦了,总觉得很模式化,开始有些挣扎和排斥。于是我找之前参加沟通力的同事去求助,她一语点醒我:读书本就是如此,通过读书来联想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悟,从而提炼出我们的行动计划,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 听完她说的,我想了想,好像也确实如此。于是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问题,发现原来我陷入了固定性思维模式里。嗯,我得赶紧转换过来。
003 我不想为了打卡而打卡
起初0点打卡的人不多,但是,慢慢的,大家都集中到了0点打卡,好几次我打卡的时候,看到0点的时钟我都是发抖的,为啥抖?激动啊,为了冲在0点第1个打卡。激动过后就是失望,因为一激动把最佳的打卡时间给错过了。但是慢慢地我在想,我为啥要冲在0点去打卡啊,我为什么不能沉下心好好读完书写好分享呢?读书是自己的,我不能为了打卡而打卡。别忘了自己的目的。
004 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参加训练营大概不过20天的样子。某天,boss因为某个事件向公司内部群发起了一篇感谢信,可能是第一次看到boss这么深的感慨,大家竟然都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而我在迅速看完之后鬼使神差般写了一千多字的清单体反馈。包括之后在部门内部群的文化倡导、细节要求等,我也是用清单体罗列得清清楚楚给她们,而平时,我真的是极少这种思想交流。我突然被自己吓到了:我这是怎么了? 事后其他部门的负责人跟我说,很惊讶平时这么少言少语的人,竟然表达能力短短数日提升了这么多… 回到家再写当天的作业时,我才发现,原来是训练营在不知不觉影响的我。我喜欢这种改变。
005 好像找到自己要干什么了
随着看书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从个人角度的成长思维、掌控习惯,到两性关系的幸福认知、亲密关系的经营,然后到团队管理的领导力塑造,再到未来角度的创业、演讲、摆脱贫穷、扩大影响力等等,从内容的提炼到思想的延伸,从书籍的知识到个人的方向,一点点深入,一点点清晰。尤其是最后的那篇打造个人品牌的课程,更是让我醍醐灌顶。当然,期间还有关于理财的,这些都足以让我终身受益。30天不知不觉已到终点,但是,另一个起点却已经开始了。前进路途中,任重道远,不忘初心,踏实践行。最后由衷感谢樊登读书会训练营,感谢辅导员的用心良苦,感谢18班4组的每一位小伙伴,感谢相遇,让我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