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看书的朵拉
最近看了8本书,但一直没来得及写读后感。挑了一本比较有收获的打个卡。
本书的主旨其实就是: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真的要做到很难。尤其对于我这种完美主义的人来说,总是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好,追求永无止境,有时觉得活得还挺累的。对自己要求太高太多。果然,最近病倒。胃溃疡又发作。得不尝失。
如何接纳自己呢,首先你得看到真实的自己,这点就很不容易了。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然后就是直面Inner,真实感受痛苦,不要去压抑情感,拥抱你的痛苦,然后再去改变。
接纳-感受-改变
另外就是要耐心,等待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
我们一直有个理念的误区把情绪分为好的坏的,尤其那些消极的情绪来了就如临大敌要压制它。这种压抑在潜意识中越久,后续反弹也越厉害,而且会这些情绪通道的堵塞反而影响了积极情绪的流动。所以不要压制,感受它。感受完,自己就会升华。
Part 1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认识恶习:它一定让你曾经受益。
恶习它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它肯定曾经让你受益,所以潜意识就觉得它是有益的,就加入到我们的潜意识编码中,想要改造必须挖掘出恶习背后代表的内心需要。然后利用其他途径如果能达到内心的需求,甚至效果更加好,潜意识的编码自然也就修改了。
人的内心有很多人格,各种人格存在有他一定的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彼此和谐。比如我一直没更新,只要最近身体不好,内心一个小人一直在劝我,太累了,谢歇歇吧,少写几篇不会死。你需要休息。虽然还有一个小人也在喊,要坚持啊,要努力啊,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然后我就调解他们,等身体恢复些后就补上。结果真的不纠结了。休息的过程也少了愧疚感和罪恶感。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成是朋友。这我一部分都不会捣乱,不要压抑缺点而是从中找出正面信息。
Part2 悲伤是完结悲伤的力量
别抑制悲伤,尽情悲伤完你会得到释放和升华。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我们需要催化剂来激活和开启我们自身因为种种原因而关闭的部分。打破原生家庭的循坏从自己开始。不要去改变别人,改变自己更容易。不要试图通过忘记过去来寻求解脱,忘记越多,我们失去也越多。阴影事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的天赋就沉睡在阴影里,当我们发现接受它,生命就会苏醒,自然从阴影走向光明。重做自己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沟通,化解童年留下的磨难。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的主源,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人性成长的契机。潜意识的特点,越想控制它,越控制不了。一个人的潜力无限,但一个人的意识能直接控制的范围却很有限。痛苦来了,不要对抗,接受体验它。别让消除痛苦的痛苦大于痛苦本身。
Part3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接受并善用愤怒。
向创可贴式的爱说“不”,避免移情式的爱。
如何与传销者对话,关键是不要跟着他的话题走,一定要抓住最初的话题穷追猛打。
Part4 不要内疚,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不要尝试做只付出不接受的人,这样除了保持自己的清白感外,对于人际关系没任何好处。你不报复,同个体系的人会替你报复。在一个爱的系统中,假如被伤害者不去为自己争取公平,系统中的其他人会去争取。最常见的是母亲被父亲伤害,母亲不去争取,孩子们会和父亲对峙,这对孩子伤害极大,背负起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还可能将这种关系复制到新家庭中。
即便结束一段糟糕的关系也会产生内疚感。接受必要的内疚感,太多的人因为固守清白无辜感而摧毁了自己的人生。
你的欲望不是罪。从“需要是有罪的”潜意识心理中解放出来。在人际关系中,需要的满足最好是平衡的,可以付出也可以索取。关系有2种,一种是我和你,一种是我和它。
自卑只是因为缺乏爱。性格是“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可以通过了解对方的童年去了解一个人。童年的到的爱越多的人越难追。相对而言童年得到爱越少的人容易追,但是难相处,太敏感。
Part5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不要尝试去克服恐惧,我们越恐惧一件事,那件事背后隐藏的信息越重要。聆听恐惧,从而发现恐惧给我们的提示。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意识不能沟通,就用身体沟通,温柔的对待疾病,心灵的事儿慢慢来。
Part 6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抓住机会审视自己,理解自己并引导自己走向好的转变。聆听内心的声音,说不出但又模模糊糊捕捉到的信息,跟随自己的声音!
Part7 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学会接受自己。父母是不可改变的。
接受当下,接受悲伤,接受愤怒,接受内疚,接受恐惧,接受关系。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让身心重归流动。越懂黑暗越懂光明。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启一段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