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诗歌专题 第二讲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作为诗歌阅读的第一次大练习,算是一个整体铺垫,因为这首诗“将多种诗情合为一体”,“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只是大概按照常规阅读“分层”的方法把诗歌分成“写景”(春江……月轮)、“论理”(江畔……相似)、“抒情”(不知……满江树)三大部分。但自己对文章进行了翻译,语文课上听了老师的讲述,回家又翻出《蒋勋说唐诗》中春江花月夜的部分进行阅读之后,我现在认为,整首诗都可以用“写景”、“论理”、“抒情”这三种方式进行三次诠释。
写景——开阔邈远、明亮清朗、幽美恬静、梦幻迷离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写景诗,这一点不消仔细阅读诗句,但从诗题便可以窥得一二,因为整个题目全部由意象构成。“春天”、“江水”、“花木”、“明月”、“夜晚”。这五个意象每一个本身都是那么地意味丰厚,每一个意象都曾作为绝对的主角出现在许多名篇之中。在这里,这些互不相同的意象偶然间相遇进行互动,在作者面前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第一联中,江水与明月通过海洋联系到了一起。春天冰雪初融的江面上,潮水一浪接着一浪向前延伸,一直与大海连接到一起。镜头从作者身处的这个江岸上开始,以作者的想象为罗盘,跟随着波浪“推镜头”前进啊前进啊,最后停止在广阔平静的大海上。在长度与宽度上,由一个点变到了无限。然后,平面展开成了立体,镜头开始上升,开始缩小,镜头里上方出现了海上的一轮明月,镜头角落那引着镜头来到大海的波浪在月光的照射下闪着磷光再度出现,仿佛这明月与这潮水是共同从大海中生发出来的一般。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亮与江水进一步交融,不仅是月亮本身和江水本身融为一体,月亮发出的月光和江中涌起的潮水也融为一体了,而且这融合不止在海面上,更在每一条江流之中。最后的一幕,已经超越了镜头的能力。“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与花木相遇,早已与江水紧密相连的月亮也自然与花木相遇了。这月亮是如此明亮,照上花林,照上河岸,照满整个空间,于是到处都是清朗的月色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一切都被减少到最简,减少到最简也就到了一种美的境界,到了一种安静的境界。“白云一片去悠悠”,安静的境界继续延续,但在这种安静之中出现了动态,景物收束到最简之后又再次展开。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展开中有月光。光和镜子在布景中永远是一对绝配,折射、反射、明亮、阴暗,光影之间二者变幻无穷。“昨夜闲潭梦落花”,这展开中有花与水。花朵一片一片落下来,落到潭水中,微微摇晃着,动作开始变缓,再次开始收束。“落月摇情满江树”,花落之后月亮也开始落下,与潮同生,与花同落,完成一个轮回。剩下的那一点点月光照在树上,树的影子洒在江上,也随着潮水微微摇晃。
“春江花月夜”,哪里是五个意象,分明是一个意象。
说理——生命的源头、宇宙的源头、宏大深邃
这一部分内容与《蒋勋说唐诗》联系最为紧密。我对于哲学了解尚浅,便很难将其与诗歌融会贯通。蒋勋老师完全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春江花月夜》写于初唐,很符合唐代开放包容的社会特点,整篇文章都带着一种宏大的宇宙意识。唐人的目光总是放得很远,他们不会因为别离而过分忧郁,一切都是那么洒脱。或许也可以说,唐人的目光从不仅仅放在身上,他们关注的是更大的自然和宇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前文已经说过,这几句一直在把镜头拉远,而伴随着空间的扩大,人的精神状态也随之扩大了。张若虚自己只是一个渺小的生命,按理说他自己的视野只有眼前这一点点。但是借着想象,“借文学、借生命的经验”得以扩大。同时,这里还暗含着一种“天地无私”的老庄思想。在我看到的被月色笼罩的江水之外,我看不到的千万条江水也同样被月色笼罩。月亮才不会管这条江与人类会发生怎样的关系。在“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之外,万物自己总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伦理之外,有着一个更大的天道。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几句一方面在写景,在描写月光之明亮,另一方面也在描写天地的空阔。在这四句之中,“江水把花的气味冲散,月光把花的颜色过滤”,一切主观的观感都在被慢慢滤去。原本江岸边的白沙根本看不出来,存在的东西可以让人感觉不存在,更是进一步削弱了主观观感的真实性。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景色从“满”变到“空”了,眼中剩下的只有一轮明月,我们进入了空灵的宇宙状态,巨大的孤独感自然就生发出来了,这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渺小和孤独。是时候问出这个分量很重的问题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我现在看到月亮,在我之前是谁第一个看到的呢?“江月何年初照人?”而在人看到月亮之前,月亮一定早已在江边照射了许久了,时间又进一步向远延伸。“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简单两句话,便把读诗人的思绪从无限远的过去拉回了现实。但这并不是“穿越”式的闪回,而是一代一代地经历了无数时光之后,慢慢回归。一人独自面对宇宙的孤独被一代代无数的人们给消解了。这不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哀,这是“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豪情。一个人的生命如此有限,但人类整体的生命却绵延无尽。何其霸气!“不知江月待何人”,这句更霸气了!不止人类自身绵延无尽,连那看似清冷无情的月亮,也在等着“人”!“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都在等着诗人,这是何等的骄傲跟自负。”
在这个语境下,后文关于人间故事的描写便一点都不突兀了。“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人间故事的气度依然是宏大的。诗人并没有写自己离家在外的悲情,他看着江边船上的人,开始想象他的情感,甚至进一步开始想象他家中妇人的情感。“与毫不相关的人感同身受”,这也是通过想象扩大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经验。“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华照射了那么多地方,让人容易迷失,而正是我所牵挂的那个人让我有了一个定位,让我不至于迷失。“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也正因为月华照射了那么多地方,才让我的故里和我现在身处之处有了交集。月光无情?月光有情?没人知道。但对于人类来说,情感,才是维系生存的精神支柱。
抒情——以月光相连,缠绵悱恻、百转千回
认真说起来,我自己翻译的时候对“抒情”的理解反倒是最深的,里面有一些想法是自己生出来的,不知道是否会出现与过度瞎想的成分,姑且先写出来供人一观。
经过了前面“理”部分最后一段的说明,“情”的重要性被空前地增加了,“说理”为“抒情”提供了合理性。但同时也可以说“抒情”是在为“说理”服务,为了更好地说明情感让人的生存有了意义。而“写景”,则是能够表达情和理最坚固的基石。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整首诗缠绵悱恻的基调在第一联就定下了。从江到浪到海到月,又从月说回浪,两句间完成一个轮回与转弯。“江流宛转绕芳甸”,转来转去的江流,一如我百转千回百感交集的情感。“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也是这样,偏要照进我的小楼,偏要勾得我想起远方的情郎,刚把你拂走,往回了一点点就又上前了。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刚看到这一句的时候还不觉什么,但当我读到“愿逐月华流照君”之后再回看,突然觉得这月亮充满了相思。月光随着海浪照射到每一条江,我的心也始终跟随着船上的你。你走了千万里,我的心也就跟着你走了千万里;你走到哪条江,我就跟着你去到哪条江。“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几句极写月光之明亮,是否也可以理解成我对你的思念如月光般浓烈呢?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亮是这样孤独啊,看来我与月亮同病相怜呢。“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我不知道月亮在等着谁,我只知道长江上水一刻不停地留着,我等待的那个人却始终没有跟着水流回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无论如何,我知道我和我心中之人现在看着同一轮明月。这与“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倒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同样的,虽然我现在不在家乡,但这轮照着我的月亮也照着我的家乡。都说“睹物思人”,这里倒是“睹月思人”、“睹月思乡”了。
“落月摇情满江树”,树影在江上凌乱,我的思绪也如此纷繁复杂,在心头摇荡。
何为好诗
都说一首好诗可以有多重理解方式,今番读《春江花月夜》,总算是有了稍微深刻一点的理解。
参考资料: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北京一零一中何巍老师语文课堂
3. 《蒋勋说唐诗》第二章 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