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25期 中级27期 复训初31期 李晶晶 坚持分享第259天 约练第79次 晨跑第16天
筑基班第三课基础心理学课程导图笔记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知情意,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即认知、情绪(感)、意志
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认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进而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以及我们会有哪些调整。
1.认知;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1)感觉: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①感觉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触,温觉冷觉痛觉
内部感觉:痛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
②感觉现象: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联觉。
感觉适应:说我们在某一个环境下呆久了,我们就会越来越适应那个环境。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
联觉:本来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种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感觉。
(2)知觉;好多感觉综合到一起,它就成了知觉,就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3)记忆
记忆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思维
(5)想象
(6)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2.情绪(感)
情绪(感)包括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就是某一段时间的心情啊。
(2)激情:很强烈的情感,短暂的。
生活更多的是: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
(3)应激:应对那些非常危险的刺激。我们就会有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情绪的反映: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体现
当然有情绪的时候会有一系列的情况,比如我们主观上会有体验,我们知道我们的情绪啊,生理上会有唤醒,当然生气的时候呼吸会加速,身体会发抖,一系列情况啊,我们外部也会有表现,我们可能会出虚汗,然后我们可能会想骂人,想动手等等。
学心理学最终的境界:对外越来越温暖,对内越来越稳定
3.意志:有意识,有目的,并且克服困难去实现,意志就是通常所说的毅力。
意志的几种冲突类型: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二)需要和动机
人在什么情况下,动机会比较强烈,我们人有哪些需要,我们又怎么通过影响他的需要,进而改变他的动机。
影响动机的因素:需要,情绪,内驱力,诱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需要层次。
(三)能力和人格
影响人能力的有哪些方面,以及每一个人格有哪些特点,人格跟我们又有哪些关系。
1.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人格:气质和性格
(1)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先天)。
包括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
(2)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后天)
人格是稳定、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人的生理
(一)大脑
心理是脑产生的。
单侧化:大脑两半球长得差不多,功能区别很大,叫单侧化。
左半球是理性:言语、意识、学术;
右半球是感性:潜意识、音乐、艺术。
(二)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脊髓是最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
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端脑。脑干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他包括中脑,脑桥和延脑。
脑桥就像一座桥,连中脑和延脑。
中脑是负责瞳孔反射和眼动,
延脑负责呼吸和心跳。
间脑,间脑包括四丘,了解就行
丘脑:嗅觉外所有感觉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内脏
底丘脑:肌张力
小脑是管身体平衡的,如果小脑出问题,人的身体是不能保持平衡的,随时会摔倒。还有调节肌肉紧张度。
端脑(大脑皮层、灰质)大脑皮层灰质的部分,主要是灰质起作用。
枕叶:视觉
颞叶:听觉
顶叶:躯体感觉
额叶:躯体运动
谐音记忆:枕颞顶额 是挺感动
2.外周神经系统
(1)躯体神经系统
包括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2)自主神经系统,是管内脏,内分泌,情绪。我们往往是不能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比如在去考试前,我们就想去厕所,这个时候是交感神经在起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兴奋和抑制交互作用,人就容易出问题。
(3)神经元简单了解一下,神经元最基本的单位,负责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细胞体、树突、轴突
3. 生活常识
有损大脑的生活习惯
长期饱食 蒙头睡觉
轻视早餐 不愿动脑
甜食过量 带病用脑
长期吸烟 少言寡语
睡眠不足 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