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营开营已经好几天了,我从开营前的淡定和欢快,慢慢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家里有娃,平时有工作,小店要开业,要上课,时间完全不够用啊,怎么办?
想起前段时间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总结,立即翻开笔记,开始找寻自己的答案。
早起被我PASS了,我是起床困难户;在利用坐地铁时间学习,我晕车;所以在一个个方案被自己FIRE之后呢,我只能作业占坑了。
突然第二课讲到了复利思维,尤其是一鸭三吃这个超棒的idea,简直从天而降的灵感呀,那就撸起袖子开干呀。
对于复利思维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几个生活常识来解释:
一张很薄很薄的纸,在对折64次之后,你们猜,变成多高了?166020696万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才38.4万公里。
一片池塘出现了一小块浮萍,你第九天看的时候才覆盖池塘的一半,但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覆盖全部了,听起来魔幻,但事实如此。
这就是复利的神奇之处。
所以复利思维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坏。
那何为一鸭三吃呢?就是刚刚出炉的鸭子趁热片皮,沾白糖是为一吃;鸭肉爆炒是为二吃;椒盐鸭架或者鸭架煮汤是为三吃。
我对于时间管理的一鸭三吃的方法是:
我家孩子特别好学,喜欢画画,讲故事,唱歌,弹钢琴,玩乐高,打篮球,跳街舞等等,当然我也没有全报这些课程,大概报了三分之二吧。那在给娃报兴趣班的时候呢,我和他爸爸召开了一次关于如何安排孩子兴趣课的时间管理的讨论,最后的结论是分工合作,保证周末的家庭时间。所以我们的兴趣课都在周中晚上,一,二,三,四,五。。。
就像今天晚上孩子上画画课,邀请爷爷奶娘参与接送,那老人可以了解到孩子究竟学了什么,觉得兴趣班的钱并没有白交呀,而且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和孩子相处,是为一吃;平时放学在路上,还能一起回课这周的歌曲和故事呢,那我可以节约回课录视频之前的练习时间,是为二吃;我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写作业上,这就是三吃。
养娃的路上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为啥我家孩子这么喜欢学兴趣课呀,因为我从没有让他感受到回课就是做作业,上完兴趣班之后必须做作业这种压力。讲故事回课,那就邀请爸爸,爷爷奶奶来角色串演呀,或者互相点评也行啊,这就是一吃;录完视频交了作业是为二吃;爸爸妈妈放下手机,陪小朋友做游戏,节约时间,是为三吃。
比如练钢琴,练唱歌。一是可以让小朋友当做老师教我们呀,我们一起唱,一起练习,二是我们放下手机,一起玩,三是钢琴作业,唱歌作业也都完成啦。
再比如开车的时候,熊孩子一会要听歌,一会要爬下安全座椅,甚至要看电视的要求都提出来了。那我们可以讲故事呀,每人想出一个物体,然后用来讲故事,这也借鉴了一鸭三吃的方法。
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那时间管理的奥秘在于:没有就去创造,相信自己潜能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