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钦周期

基钦周期,又叫短波周期,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种理论。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的。基钦根据对物价、生产和就业的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每隔40个月就会出现一次有规律的上下波动。

对企业来讲,需求是导致库存变化的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是供给的调整。按照企业需求和供给(库存)的变动,基钦周期形成了四个阶段:

(1)被动去库存:经济回暖,市场需求触底反弹,供不应求。

(2)主动补库存:经济明显转暖,市场需求持续,企业逐渐补充库存以应对需求的反弹。

(3)被动补库存:到达繁荣顶点后,经济变差,需求开始下滑,供大于求。

(4)主动去库存:经济明显变差,需求回落,企业不得不打折甩卖。

其中(1)(2)属于需求扩张期,(3)(4)属于需求收缩期。时间越往近期,需求扩张期越短,需求收缩期越长(如下图所示)。

随着下一轮经济形势逐步回暖,需求再度回升,经济又进入新的一轮基钦周期中。市场指数的最低点比库存周期的最低点要领先两个季度左右。

基钦周期是与股票、债券市场最为相关的经济周期,不仅广泛存在于全球主要市场,也是主导市场牛熊的重要驱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