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若干措施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21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政策拟明确入法。“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服务基础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根据教育局为落实“双减”政策,提出了若干措施:

(一)优化完善课后服务体系

小学:

1.保障校内课后托管时间。工作日每天下午课后开展托管服务,结束时间一般为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后15分钟。对个别家庭确有接送困难的,可通过学校集中照护等形式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2.提升服务质量。以“五育并举、丰富多彩”为原则,开展作业辅导、培优补短和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活动及各类社团活动。

3.建立学伴小组。以小学同班级、同年级、同小区(村庄)等为主要考量因素,探索建立学生学伴小组,在周末开展自助互助学习或有意义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半天。地点可选择校外或校内,由家长或教师志愿者进行管理和辅导。

初中:

1.开设晚自习。2021年9月起,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日),各初中学校开设晚自习,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复习预习、阅读学习,学校安排学科教师答疑辅导。晚自习时长约2小时,由各学校根据季节特点合理安排时间。

2.周六校园开放服务。2021年9月起,每周六在不上新课前提下,开展培优补短和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周六课程鼓励探索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二)建立作业管理机制

1.控制作业总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教研(备课)组、年级组统筹,以班级为单位调控作业总量、结构和难度,确保学生多数书面作业在校内完成,课后回家作业以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背诵、查漏补缺、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为主。

2.布置分层、弹性作业。设置由易到难梯度性A、B、C组题。一般情况下,A组题立足基础,为面向全体的必做题;B组题立足能力培养,为面向大多数的选做题,学生可自主确定完成全部或部分作业;C组题立足学科拔尖生培养,为拓展型发展型题目,适合少部分学生选做。

3.严格作业批改管理。实施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制度,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改变学生成绩呈现方式

  实行成绩等级制。小学一至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所有考试、测评成绩均实行等级制,等级确定办法由各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学校、任课教师不得发布或向学生和家长透露具体分数和名次。

(四)加强课堂教学

1.实施零起点教学。中小学校严格按课程标准落实零起点教学,消除家长顾虑,避免学生参加各类学科超前培训。

2.提高课堂效率。深入推进有序、有趣、有效,具有笑声、掌声、辩论声的“三有三声”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腾出时间。

(五)强化家校协同合力

00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建设,倡导家长学校实施学分制、毕业制,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和家庭教育理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