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件小事,六一那天中午人事们给有孩子的同事派送福利,到各个部门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正要出门去吃午饭,发现办公室的杂物桌子上有个小玩具,以为是她们落下的,就拿过去问她们,她们说不是她们的,但能不能给她们,那个玩具之前商务们参加客户的市场活动有拿过一些,我就以为是商务顺手拿回来但自己不需要就丢那了,所以就让人事的人拿走了。果然事实证明,我是一个好事者,结果那个玩具是我领导从客户那边拿回来的,当我从其他部门回到办公位的时候,他恰好在我办公位旁边的同事那,看我回来,直接非常严厉的问我那个玩具哪去了,我当时就像个干了坏事被抓包的小孩,支支吾吾的说给派送礼物的人事了,领导一听我自作主张,而且把不是我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也是很无语了,让我自己去找人事要回来。等拿回玩具,又找我谈了话,拿了个其他同事的例子说我没有部门意识,比如公司年会剩下的红酒也不会去拿,都被其他部门的人拿走了。哎,或许是小时候父母的教育,让我这个做姐姐都要让着其他弟弟妹妹,导致了我确实不太会争抢这些。
先不说我这个事情确实做得很愚蠢,类似的情况之前其实也发生过,拿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在工作中真的会遇到和自己性格特质冲突的地方,而要改过来,真的非常难,如何改变,情绪可能是入手点。最初我的反应是别人指责的时候,我真的会一股脑的以为这全是我的错,然后非常自责、觉得自己非常不好、心情沮丧无法自拔,无法接纳自己,自信心也很低。慢慢地会开始想,除了我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有外部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然后也更能客观的看待这些事情。虽然理性上已经能理解这些事情,但还是会有情绪,还是会不开心、沮丧。而且还发现自己对待批评的反应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别人不认可我的时候(不管是地位/职位比我高的领导、还是平级的同事),我的情绪发泄方式是内攻击,就是自责内疚,然后去改变自己;而现在如果是平级的或者是下级,自己会变成外攻,情绪上的反应是愤怒(还好现在还不会对当事人直接爆发,但自己内心可能在咒骂),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需要事后回归理性才会好好反思对方的话。这次的事件,按照我自己对我的观察,我以为自己会是愤怒,但竟然是委屈,然后还抑制不住的哭了。或许是这件事情,我是自知理亏、很明显的是错的,但我竟然希望领导能够向父母那样包容自己,然后没有包容就觉得很委屈,分析到这里,就发现自己还是不够成熟,没有正式职场的成年人的利益关系,和亲人的亲密关系的不同。
觉察、自我内观、写作,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去回顾这些事件,特别是自己产生情绪反应的事件。也直到我现在分析完,这个事件产生的情绪才归于平静,因为前两天想起来的时候,内心多少还有一点波澜。另外写下来的一个目的,还有一点,就是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别人的批评、拒绝,这个时候自己该怎么办,不太可能产生情绪,但产生情绪后,能不那么久的沉浸在这样的情绪、而无法思考并积极行动。如果我把我的人生看成一次自我成长的修炼,那其他人的批评、拒绝,都是对我的一个反馈,而学习成长需要别人的反馈,带着感恩的心,看待他人对我的这些反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