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观看了太空空间站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叶光复,王亚平的天宫课堂。我这位读了25年书的研究生开始反思,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哪里去了?
首先是好奇心的缺失。当我满心欢喜的打开直播间摩拳擦掌,仿佛自己要展开实验一番,准备观看有趣的太空实验课堂时,我把直播视频分享给说实验室的伙伴,这是她却问我,看那个干啥?我不禁心里咯噔一下,是呀,看这个干啥。对于研三现阶段的我们,除了论文这个重中之重,仿佛一切都要为其让步,我们从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刻,就在为毕业做着准备。其实是,我们考研的时候就是为了考研结束的那一刻的学历的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累积,见识的增长我们压根没有归纳到我们的研究生计划中。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我们丧失了对事物的好奇心,我们丧失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气,我们更加关注所有事物的现实利益与即时回报,我们似乎变得功利了起来。
其二是知识的流失。就像是水土流失一样,我们仿佛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进入我们身体的都是水份一样,将我们身体里储存的知识的土壤慢慢冲刷,我们忘记了广袤的地理知识,博大的历史文化,神奇的化学实验,有趣的物理运动,等等。我们的脑海被考试,及格,前途,未来冲刷着。我们忘记了曾经背诵的地理知识,忘记了曾经想要走遍中国地图的雄心壮志;我们忘记了中华民族的艰难成长史,没有了居安思危的时代精神;我们忘记了酸碱中和反应,不再用肥皂水洗蚊子咬过的地方;我们忘记了牛顿书写的定律,不再开心的像周围的人讲述苹果为啥会掉到地上。那么,后来的这几年,为我们学到的有是啥呢?
最后我们的眼界框在了哪里?我们小时候看抗日连续剧会义愤填膺的跟家里的长辈说,我长大要当一名军人,杀死日本鬼子。我们在看科幻类影片时,会兴奋的向老师说我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带着大家探索太空。我们在看寻宝类节目时,会斩钉截铁地说,我长大要当一名考古学家,挖掘出更多地下的宝藏。但是现在,我们对呆在太空的三位宇航员却关注度欠佳,他们为了祖国,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王亚平老师在展示水球时,用到的实验样品是在地球与女儿一起叠的小花朵,我当时想,作为她的女儿,得多自豪与骄傲。我们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不仅衣食无忧,还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医疗服务,我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我们更要立足当下,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像孩子一样,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保持好奇心,保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