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取自liliane家庭教育联盟微信群@晴天妈妈的分享,还有有群里其他家长们的协助
前几天,女儿被同学家长投诉了,说是和另外一个同学在午托班欺负了他的女儿。经过一番沟通调查,我们对事情的经过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这又是一起校园小团体拉帮结派排斥同学的事件。
回想起女儿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小团体拉帮结派的事情,当时她是被排斥者。我们鼓励她要自己强大起来,才不怕别人的排斥。现在过了几年,女儿长大了,也变强了,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了排斥别人的人。当然,我们在了解情况后及时与被欺负的孩子家长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并对女儿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引导。事情得到了解决,但是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校园欺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网络上大家都在进行着各种讨论。作为一个小时候同样被欺凌过,而现在担任过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两种角色的家长,我对校园欺凌有着更深的体会。
接下来我将试着用正面管教中的相关理论对校园欺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1. 什么是校园欺凌?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正确了解它。什么是校园欺凌,不仅家长要知道,更要让孩子知道。大家以为校园欺凌就是大孩子打小孩子,或者拦着小孩子要钱要物这么简单吗?那些是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欺凌行为了,而在这之前,可能还有一些我们认为是小事,或者习以为常的行为也算欺凌,比如起外号、说坏话,故意插队、散布谣言,拉帮结派排斥同学等语言或行为上的侮辱或暴力行为等等都属于欺凌的一种。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些呢? 因为很多时候,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孩子对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语言和行为上没有分寸,他们的初衷也许只是好玩,或单纯的模仿,殊不知这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如果不及时制止,当行为影响固化后,可能就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暴力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也更大。只有当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校园欺凌才能减少。
2. 校园欺凌形成的原因分析
其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校园欺凌的产生有他固有的社会因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年龄大小,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人是群居的动物,人以群分,人又在长期的与自然的争斗中形成了弱肉强食的竞争机制,这些自然属性作为人的本能,会存在人的基因里。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在社会中的分工及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这些自然属性逐渐被社会属性所代替。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我们的孩子首先从这里开始学习社会规则,学会与其他人交往。认识欺凌的自然属性,是为了让家长面对校园欺凌时能有一个坦然的态度,这是一个孩子成长走向社会的必然过程,不至于把它看作是洪水猛兽。
从孩子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7-12岁的孩子正好处于幼儿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快速生长,自我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在思想上的独立发展更是迅猛,他们能感受到自己身上力量的变化,迫切需要有个出口,而且在这个年龄阶段,也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前期(准备期)到来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为青春期以后的飞跃作准备,他们想要独立的能力,却又不完全知道该怎样独立;他们想要拥有掌控的感觉,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掌控;他们通过行为来探索边界,通过试错来学习成长。但是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同步的,有些早,有些晚,这就造成了孩子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能力发展早但又不知道该怎样做的孩子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一方。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行为和心理原因,不要一发生问题就认为孩子变坏了,把孩子推向你的对立面。虽然能理解孩子的行为,但是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我们应该秉持早发现早干预的态度,一但发现,坚决说不,尽早的给孩子树立边界,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能力,避免犯错误的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避免被欺凌的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对于被欺凌的孩子,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是孩子一次成长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有效的说“不”。
3.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角呢?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通常有三种特征:比如那些拥有某种优势的孩子,他们与被欺凌者之间存在力量不平衡,或者是那些控制欲较强的孩子,还有内心虚弱但身体强壮的孩子。而被欺凌者则普遍都有瘦弱、胆小、内向的特征;还有一些可能是因为新到一个陌生环境或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如性格上男孩偏向女孩,女孩偏向男孩;外貌特征上有一些特殊比如皮肤比较黑、身体比较胖等。在校园中,欺凌者会利用自己身体更强壮、或是掌握对方的把柄、或是自己受欢迎的程度等,去控制或伤害被欺凌者。
4. 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他们的行为背后倒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通过正面管教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在孩子的不当行为方面(包括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普遍的都体现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对于运用武力或某种优势来控制和欺负别人的欺凌者,他们拥有力量,想要控制,实际上也是在寻求一种我想做到,我能做到的价值感,只是这种追求价值感的方法不对,伤害到了别人。我们也会发现在一些特别强的孩子周围有一些小啰喽,他们在旁边吆喝,起劲,虚张声势,狐假虎威来欺负别人,这里面其实也有两种人,一种是自身力量不足,利用别人的力量来欺负别人,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价值感;还有一种是内心虚弱,希望加入一个团体,让别人接纳和认可,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而对于被欺凌的孩子来说,信心不足及内向不知道如何沟通也是因为自我的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不足,他并没有体验过自己的力量,所以对自己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被动,逃避,退缩。这样的孩子通常是被保护过度或者控制过度的孩子。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得比较瘦弱,所以就过多的保护着孩子,但是越是这样,孩子就越弱小,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在帮他解决问题,他并未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怎么能在内心产生我可以,我能行的力量感呢?我不认为一个身体瘦弱的孩子就一定会被身体强壮的孩子欺负,关键是他内心是否有力量,是否有自己能解决问题的信心。
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刚到陌生环境或者是因为某些方面与众不同而被欺凌。对于刚到陌生环境的孩子,首先如果孩子内心强大,善于交际的话,他会很快融入新环境,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他不行,那么父母应该首先帮助他建立自己的内心力量,然后可以在他的要求下帮助他创造与朋友交往的机会。
对于某些方面与众不同的孩子,首先父母要辨断这些与众不同特别是性别意识方面的与众不同,比如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是不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期待造成的,如果是,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错误期待。如果不是,那么父母要第一时间接纳和认可孩子的与众不同,让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然后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增加孩子的价值感。当孩子内心接纳,认可自己,并且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他才有力量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5. 当孩子被欺凌或者欺凌别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孩子被欺凌时,我们不要着急着帮他出头去解决问题,也不要恨铁不成钢地去问他你为什么不还击。而是应该与他先做一个好好的交流,问问他的感受,想法,接纳他的感受并与他共情,即使是他表现得懦弱,我们也要接受,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并在父母这里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接下来可以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是荒谬的也不要否定他,有时孩子会被自己的答案逗笑,在这个快乐的过程中释放掉了被欺凌的负面感受,从而找到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你再问问孩子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说不定孩子已经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他已经可以正面地面对问题,并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被欺凌的孩子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欺凌,而是被欺凌后愈加强烈的无力感,对自己的懊恼和不满,只有当他们被接纳,自己接纳,并从中发现自己也是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时,欺凌事件才会从他们中消失。大人要做的就是接纳并帮助他们恢复信心。
对于欺凌者,我们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对于孩子的欺凌行为,我们应具体了解他属于哪一种。对于力量型,控制型的孩子,当孩子开始使用他的力量时,我们要让他明白,力量不是坏事,关键是怎么控制自己的力量并合理有效的使用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有能力的人要去帮助别人,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尊重和认可他的力量感,让他觉得被接纳和认可,可增加他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当他的这两种感觉得到满足时,他会愿意接受你的建议,也更加愿意去帮助别人,再从中得到价值满足,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循环。
对于借此加入某个群体的孩子或狐假虎威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告诉他欺负别人的行为不可取,然后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鼓励他独立思考和辨断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用启发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怎样获得更多的朋友,怎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当孩子内心有了自己的力量和辨识,他就有勇气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而做出属于自己的正确选择。在良好的互动中,他可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再也不需要依附于别人。
现在,大家发现没有,帮助被欺凌及欺凌孩子的最佳途径都是接纳-认可-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行为转变。其实这也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
补充说明: 我的分析是基于小学阶段7-12岁孩子的欺凌行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不当行为处于因意识不当导致,行为并未固化,当意识转变时,行为也会转变,所以欺凌和被欺凌都应该早发现早干预,而且只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关爱,干预的效果都会比较好。初中以后的孩子的行为可能会更复杂些,一个是因为行为固化后的转变比较困难,它会形成孩子的第一意识。还有就是环境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青春期孩子的思维变化更强烈等。这些因素的叠加会使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我没涉及过,所以这次分析不包含初中以后的孩子。如果说有什么是相通的,那就是没有天生的坏孩子,爱与包容可以化解一切矛盾。
#关于虐童和校园欺凌的几个思考?# @liliane~家庭教育思享家
当我们把矛头指向外界的同时,也要扪心自问:作为父母,我又做得如何?
我所建立和传递的信任是否足够牢固,孩子是否相信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可以和我倾诉?
我们之间的链接是否紧密,我能否感受到孩子在语言、表情或动作中所透露的情绪压力?
我们之间是否有深度沟通的习惯、时间和方式,因而孩子始终有机会向我倾诉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我习惯重视还是忽视孩子的情绪?我习惯认同还是否定孩子的情绪?因而孩子得到的结论是相信自己的感受还是相信他人的威胁或说教?
我是否也曾借助通过语言甚至动作虐待孩子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因而孩子认为自己只能承受?
文字来源:@晴天妈妈
文字整理:@Vicky
记录:@雯雯
排版:@灰鸽子
分享的小伙伴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