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我读我思:写作没有框架,如同盖房子没有设计图》

【文/小小阮读书,第79篇,持续写,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战略】

我思:回想我写作最容易的时候,就是没有框架,脑子里天马行空开始写感想、写流水账的时候,亦如此刻的我一样。

没有框架的写作,如同盖房子没有设计图,到头来写成什么样子也无从得知,更别提逻辑和条理了。

而此时学习完框架的作用和方法论之后,我好像知道了,但实际也只停留在了理解层面。

因为少了实践。

要将干货三件套、观点三步法、拆分法以及运用人物框架的这些方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就是要刻意练习。

一刻意去拆解。去找优秀案例,我可以从粥老师公众号的优秀文章开始去学习框架拆解,就一段时间的主题练习。从开始比较慢的一两个开始,然后加快拆解速度,每天增加数量

其次是去仿写。写干货文的时候考虑用2W1H的方法,写观点问的时候总分总,同时综合运用其他方法。短期内,估计效果和质量不会太好,但先从方法和思路上形成条件反射,相信练习的次数多了,一定能收到成效。

所以,完成这周标题案例分析之后,下周的主题学习那就安排上--框架案例拆解。

我读:

一、框架的作用:一是安置零碎想法,快速写作(对信息进行分组、排序);框架可以帮我们高效、有逻辑地完成写作(由多个内容单元组成);一定程度上决定写作质量(组成部分和顺序、要点及顺序,都起关键作用)

二、8种常见框架:

1、干货三件套:2W1H

干货文章框架:写定义(是什么what)、写原因(为什么why)、写方法(怎么做how)

2、观点三步法:总-分-总

开头写总论点,正文列分论点,结尾升华总结。

观点类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自圆其说、逻辑自洽。

拆分是搭框架的关键:

3、同维度并列拆分:框架下的所有点都使用同一种论证方式,最后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论证。(原因、方法、要素、论点)

4、逻辑递进拆分:框架下的所有点,有逻辑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可随意排序。

5、不同维度罗列拆分:不需同一维度、不需同种论证方式,发掘他们的内在练习,做好过渡,承上启下。

6、用清单体简单罗列要点:适合总结式的方法论文章、思考分享类文章。按呈现技巧排序,先放最吸引眼球的,最后放有深度、最意味深长的。

7、同一点不同案例罗列法:一个观点/认知/技巧和多个案例(正/反)

8、一种好用的人物故事框架:时间顺序法。

步骤:

第一步:通读人物材料,记录关键时间点和事件

第二步:梳理人物经历时间线

第三步:将整条时间线按照关键事件,分成几个时间段。

第四步:概括每个时间段的经历,形成框架

记住:写任何文章基本都是多种框架的综合运用,而非单一框架。

三、掌握故事和案例框架:(仿写才会有效果)

写文章要干湿结合:观点+故事/案例

1、冲突-行动-结局:这个结构是无限循环的,且故事是多线并行。

①问题-行动-转折:抛出问题,引发好奇;接着是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转折出现,通常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

②结果-原因-问题:抛出一个让人好奇的结果;满足用户的好奇心,讲述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最后揭秘问题,讲为什么要这样做?(因的因)

③结果-转折-原因:抛出一个让人好奇的结果;结果很快出现转折;最后解释出现这种转折的原因。

好奇和意外的运用。

2、起-承-转-合:起是原因,引出故事;承是延伸,加入更多人物,把故事铺开;转是让剧情起伏,合是解决。

3、目标-障碍-行动-结果-意外-转折-结局

遵循”多条线“、多次循环的原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