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似乎还蛮自信,总在班里扮演着小孩头的角色,如果有人另起山头,我绝对是要和她暗暗对抗的。
初中后,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学校我也是高昂着头走路的,头上的马尾巴一甩一甩的,充满了蓬勃的自信。
突然有一天,来到大城市读大学,发现自己土气的装扮,甚至包被子的包袱,都毫无例外地显示出“农村人”的标签,那一刻我似乎不太自信了,巨大的对比唤醒了内心深处的自卑,从此我不再高高的昂起头,而是深深地低下了头。
再后来,别人给我介绍男朋友,有两次遭人拒绝,纯粹是以貌取人的,我内心愤然。我才感到,我不仅是出自农村,而且长的还不漂亮,即使你有优秀的品质,善良温柔的个性,别人不和你深交,怎能了解呢?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姊妹多,业余的时间都是帮父母干农活,有的吃穿都不错了,哪里还讲究什么打扮呢?所以作为女孩子,我是不大懂得穿戴打扮的,不知道衣服怎么搭配,不懂留适合自己的发型,怎么彰显气质,这一切的一切,我都是不懂的,或者我是不讲究的。再加上略微胖一些,更没有什么好的身材可言,越长大我开始越自卑!
到了人到中年,倒是因为喜欢读书,努力上进,言谈举止似乎比以前优雅了起来,在县城里生活了二十年后,也注意外修形象,内练素质,似乎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走了。但是到了某一个特殊的时刻,自卑就像一条蛇,时不时的还会缠住我,越缠越紧。
教学之余也喜欢写一些东西,读读别的语文大咖的作品,马上就觉得自惭形秽。感觉自己的文字太过浅薄,太过稚嫩。不如别人的深刻犀利,也不如别人的柔情细腻,更不如别人的灵动飘逸……总之,觉得自己的语言文字似乎还是带着乡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朴实真挚,匍訇在浅层次的记录生活上,似乎很难高大上起来。这恐怕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风格,无法超越,起码短时间无法改变!
一辈子总处于仰视别人的视角,以至于脖颈都累了,内心却又不甘,想耍取得和别人平视的机会,可是又发现自己天生拙笨,虽苦苦努力,却成效甚微!
我不知道是因为我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还是因为我总是不能悦纳自己,总是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觉得自己小时候读书少,底子薄,语言不够灵动,觉得自己没有灵气与才气……总之,对自己万分不满。
上帝,赐我与智慧,让我开始欣赏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