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事会•爱心与教育研究会第十届“爱心杯”参评第一组试讲活动于2021年6月27日在“爱研会”钉钉授课群如期举行。
今晚是第一组试讲,参赛选手及主题为:苏新春老师的《放飞心灵,做更好的自己》;刘芬老师的《读书成就幸福人生》;邓正锴老师的《向阳花开》;潘升锋老师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以及万勇老师的《为了那“一间自由的教室”》。
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共两个半小时的聆听,可谓让我收获颇深、受益匪浅:精进不止,抓住一切机会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更好自己的苏新春老师;博览群书,抓住一切机会绽放光芒,最终成就幸福人生的刘芬老师;努力拼搏,抓住一切机会毫不松懈,最终在乡村一线奉献伟力的邓正锴老师;毫不推卸,抓住一切机遇改进教学,最终展现自我价值的潘升锋校长;还有无微不至,抓住一切对象进行生涯规划,最终成为那一间教室最美“室主”的万勇老师……
他们的所言、所思、所行,无不让我领略了“学习”与“实践”的真谛和根本归属。这才是真正的“学者”、“师者”、更是“行者”!
我们常常说:“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其实我更想说:“行”才是“读和写”的最高输出形态。
今晚的五位分享者做到了,“爱研会”的各位践行者做到了。
这就是“爱研会”的魅力、这就是这么一群尺码相同的教育者的凝聚力。在这里,我们共读、共写、共分享;在这里,我们互为榜样、互为参照、互为依靠。
一个人走得快,但要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为了寻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在“前辈们”的引领下,面对让人无奈的现实,我们依然挺起胸膛去做好自己,本真的、幸福的自己。
于是我们相互结识了众多的异地教育行走,相互鼓励,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一切只为一个目的:更好地学以致用!
我想也只有在这样或者像这样的贴近一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才能找到如此的归属,才能这样肩并肩为“学以致用”、为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快乐、也为自己寻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否则,毫无参照,毫无借鉴,我行我素,再读、再写,落不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读写有何用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中的“用”更能促进我们去学。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加油,爱研会精进勇猛的“教育行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