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ari在《人类简史》的结尾处提到“那些永不知足又不负责任的造物主们连他们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吗?”然后呢,他又写了本《未来简史》,推测这种可能性。对于这本书,我是不敢评论的。我只能尝试着把书里一些话摘录出来,期望能看出这本书的逻辑。
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奋斗,基本战胜了饥荒、瘟疫和战争,成功孕育着野心。而我们最新的成就与推动着人类设下更大胆的目标。接下来的目标很可能是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我们不再需要祈求某位神灵或者圣人来解救人类,而是已经相当了解怎样预防饥荒、瘟疫和战争,而且通常都能成功。
人类如此的成功的统治了地球,而且还在飞快的进步,源于的人类能够大规模的协作。人类能够编织一张意义的网,说的通俗一点,我们都相信一些故事,这个故事从原始的采摘的泛灵论开始,到农业革命的各种宗教,一直到现在的科学和人文主义,这些故事给了我们合作的基础和想象的秩序。人类在不断的进步的过程中,这张意义的网始终在不断的编织,拆散,重新编织,所以当我们回头来看的时候,实在无法想象当时怎么有人真心的相信这样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强大力量源于这些意义的网,源于这些共同的想象,源于这个虚拟想象。而到了21世纪,虚拟想象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甚至超过自然选择。因此,如果我们想了解人类的未来,只是破译基因组,处理各种数据数字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破解种种赋予世界意义的虚拟想象。
虚拟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故事越发强大,以致开始主宰客观事实。“天助自助者”等于兜了一个圈子告诉我们,根本没有上帝,但是信仰上帝能够激励我们自己去做某件事,并将之作为一种助力。科学和宗教之间的距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就整体而言,科学和宗教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现代社会相信人文主义。科学和人文主义让现代人类同意放弃意义,追求力量。
人文主义相信自己的感觉,于是我们在与现代性的契约中虽然得利,却无须付出代价。我们不需要有神来限制我们的力量、赋予我们意义,却无须付出代价。我们不需要有神来限制我们的力量、赋予我们意义,只要从顾客和选民的自由选择,就能得到所需的意义。
下面就是作者最主要的推论了:
人文主义重视个人自由,是因为相信人类有自由意志,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各有价值,而且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就是权威的本源。而在第三个千年的起点,自由主义受到的威胁不再是“没有自由个人”这种哲学问题,而是来自实实在在的科技挑战。我们即将拥有各种超级实用的设备、工具和制度,但这些设备、工具和制度并不允许个人自由意志的纯在。有三项“务实”的发展,可能会让自由主义的信念成为明日黄花:
1、人类将会失去在经济和军事上的用途,因此经济和政治制度将不再继续认同人类有太多的价值。
2、社会系统仍然认为人类整体有其价值,但个人则无价值。
3、社会系统仍然认为某些独特的个人有其价值,但这些人会是一群超人类的精英阶层,而不是一般大众。
如果认为人类永远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无意识的算法永远无法赶上,这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对于这种空想,目前的科学反馈可以简单概括为三项原则:
1、生物是算法。每种动物都是各种有机算法的集合,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自然选择而成。
2、算法的运作不受组成物质的影响。
3、因此,没有理由相信非有机算法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有机算法能做的事。只要运算结果有效,算法是以碳来表现又有何差别?
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目前绝无法做到与人类匹敌。但对大多数的现代工作来说,99%的人类特性及能力都是多余的。人工智能要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只需要在特定行业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就已足够。
而且生命科学也有一些理论对自由主义进行挑战,认为:
1、生物就是算法,人类不是不可分割的个体,而是由可分割的部分组成。换句话说,人类是许多不同算法的组合,并没有单一的内在声音或单一的自我。
2、构成人类的算法并不“自由”,而是由基因和环境压力塑造,虽然可能依据决定论或随机作出决定,但绝不“自由”
3、因此,外部算法理论上有可能比我更了解我自己。如果能用某个算法监测组成身体和大脑的每个子系统,就能清楚掌握我是谁,我有什么感觉、我想要什么。只要开发出这样的算法,重点就不再是选民、顾客和情人;而是算法能做出最好的选择,算法永远是对的,算法觉得美,就是美
那么国家和公司、甚至神也能拥有土地、雇佣人力,为什么算法就不行?因此新的科技宗教也能承诺以算法和基因为世界提供救赎,进而征服世界。这些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仍然认为人类是造物的巅峰之作,也坚守许多传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科技人文主义更认为我们所知的智人已经成为历史,以后不再那么重要,因此我们应该运用科技创造出神人:一种更优秀的人类形式。神人仍会保有一些基本的人类特征,但同时拥有升级后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并且能够对抗最复杂的无意识算法。由于智能正在与意识脱钩,而且无意识的智能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人类如果还想不被踢出局,就得积极将心智升级。
算法能够替代很多人,但是有些人仍然会不可或缺,算法系统也难以了解,而且会形成一个人数极少的特权精英阶层,他们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这些超人类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及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做出许多世上最重要的决定。他们会为算法系统执行关键的服务,而算法系统既无法了解也无法掌控这些人。然而,大多数人并不会升级,于是也就成了一种新的低等阶级,同时受到计算机算法和新兴的超人类的控制主导。
人类如果从生物定义上分裂成不同的阶级,就会摧毁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根基。在升级后的上层阶级与其它阶级之间,其身体和认知能力真正出现重大差距。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所有的生物都是算法,不管是长颈鹿、番茄或人类都只是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系统不只是单一生物,还包括蜂箱、细菌的菌落、森林和人类城市之类的社会。如果人类整体就是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数据主义会认为其产出是一个全新的甚至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成为万物互联网。
随着全球数据处理系统变得全知全能,“连接到这个系统”,也就成了所有意义的来源。数据主义将人类体验等同为数据模式,也就破坏了我们的主要权威和意义来源。人文主义从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人为中心,把神推到了一边。而数据主义则可能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把人推到一边。
最后,Harari说,我们无法真正的预测未来,书中讲的一切情景,只是可能性,而非预言。请读者牢记这三个问题: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最后,附一下万维钢老师的读后感:
得知自己就是一台计算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现在我们都体验到了。我们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自由意志。我们比计算机多一个主观体验,也就是意识。但意识也可能只不过是精神污染。计算机完全可以假装自己有意识,并且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意识和智能是完全独立的,现在我们引以为傲的任何技能,在原则上,将来算法都可以做到。而且算法会比我们做得更好,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到时候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听算法的。
如果赫拉利说的这些都是对的,那么结论就是,人生根本没有真实的意义。一起意义都是幻想出来的。
但这有什么不好呢?别忘了幻想可是智人在动物界特有的超能力。我的建议是继续生活在虚构之中。
1、我会继续维护各种我认为有价值的想象的共同体。
2、我会继续增加我的体验,提高我的敏感度。
3、我会继续追问我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但是,因为我知道这些是虚构的,所以----
1、如果有某个想象的共同体要求我牺牲自己或者别人的生命去维护它,我不干。
2、在我经历事情,增加体验的时候,我知道我对这件事的解读,只是一个主观看法,只是我的叙事自我讲了一个方便的故事,我不应该执着于这个看法。
3、当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我会告诫自己,现在内心深处最强大的那个声音,可能它选的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