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和媒体打交道很多,不断接受采访或者去做录播、直播的各种关于心理、关于人性的节目。那时候的我,是上图这个样子的:一个戴着眼镜的胖胖的女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一个中年妇女。就算电视台来采访或者进直播间,我也不会特意化妆,就是本色出演,不是自信,而是怠惰。
一年后的秋天,儿子上了初中,我去开家长会。儿子的同学这样对他描述我:一个穿花裙子的中年女人。
现在回忆当时的生活状态,就是上有老(婆婆刚刚去世,公公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也逐渐有了各种疾病,偶尔做一个小手术),下有小(儿子小升初,初中的适应以及青春期的混乱),中间亲密关系寡淡无味,工作上却在挑大梁,单位里好好赖赖还是一个人物,自己对自己的精神财富还有一些要求,希望不断往知识宝库里“存钱”,出去学习上课上得频繁,考各种证书考得发狂……
牺牲掉的,就是自己的自我形象。越忙越乱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每天吃了什么,吃了多少,而且喜欢吃各种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麻辣烫火锅之类的;也不知道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适合不适合自己,有一段时间甚至和婆婆妈妈们穿一样的款式,比如上文提到的花裙子,就是和婆婆一起做的衣服。
我当时是这样安慰自己的,虽然我又胖又丑又土气,可我有才华呀!有内在美呀!
这是一月份在我自己的第一本书《36°C的心理咨询室》首发活动时。这十年,我由内而外地蜕变了。
这十年对比,反差的确很大。
重大的改变来自于内在的清理和心态的改变。我们很多人的内在有很多的噪音,尤其是各种的“应该”和“不应该”。如果看不到这些限制性信念的存在,我们就会被束缚,成为自动化运行的“机器人”。
就像十年前的我,被内在的噪音驱动,以为一切都“不得不”。应付完一件事再去应付另一件事,因为是被动的,是出于失去的恐惧而不是出于爱,做事就是将就、糊弄。看起来是糊弄别人,最终糊弄的是自己呀!
改变内在,改变的是那一种思维模式。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自己主动的去活出自己的人生。
闺蜜娜娜说,自律的人生是不将就的人生。我也说,自律的人生是有选择的自由。我们一起去做内在精致,外在得体的女人。
岁月不是杀猪刀,岁月就是岁月。你觉得自己老了,你就是真的老了,是心态老了,与岁月无关。
岁月不是你放弃自己的理由,也不是将就活着的借口,岁月一直按照它自己的节奏流过去,我们就在原地,不被它带走就好了。
向内探索,当你觉察到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想法很虚幻,没有意义,你就自在了。
岁月不是杀猪刀,懈怠放弃的心才是。
积极主动的人自然就会活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