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一些书是你一定要读的。你不读,你就错过了一道道美丽的精神风景。
今天主要看的是第四章节《优秀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成才创造多种可能》。朱老师强调了他的观点,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之为优秀的学校。并列出了他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
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
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拥有远大理想的校长;
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有一批善于探索、拥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
有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朱老师的这七点我觉得已经涵盖了大家心目中理想学校的样子,大到学校特色和课程体系,小到学生的习惯。如若能够把学校员工该有的样子梳理加入进去,我觉得会更加的饱满。
学校员工应该是勤劳,朴实,向上,尊学吧!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知识的力量等等。
其中有一点不管是在教师还是在学校层面多次提到的就是阅读。
是呀!校园要有读书的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浸润在阅读的乐园里,校园也就少些许戾气。
教师更要爱上阅读,会阅读。教师在家长会和孩子交谈中经常把阅读挂在嘴上,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教师都非常重视阅读,所以才会提出让家长和孩子多多阅读。
那教师自己呢?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要求一群孩子读书,似乎已经成了某种标签了。所以,教师自己同样要爱阅读,才能影响学生,才有底气说出阅读的重要性。
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厚重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让文化底蕴渗透甚至是根植于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自己,多好!庆幸自己还勉强算的上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专业类的,心理类的,管理类的,儿童文学类的也还都读了一些些。
但做的还远远不够,阅读面还需要更加广泛一些,尤其是在纯理论性的文章和国外教育专著以及哲学类书籍阅读时,定力不够。没有坚持每天都有知识的输入,有些书读的还是不够深入,阅读完之后实践的次数也很少。
前路漫漫,读书不止。【文汝云】